《“易学”评论》(五十二)(2 / 2)

二、《横渠易说》

我们来看对今本《周易·履》卦的注释。

“与爻主,这本是象数易学之说。但张载注释《周易》宗旨,还是遵循《易传》里的《彖》、《象》文义,即以经释经为原则,也正是他所言的承继儒家道统宗旨,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他所认为成为"绝学"的先儒之学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再看以下几倒。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险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盖言上下不交便天下无邦,有邦而与无邦同,以不成国体也。在天下,他国皆无道,只一邦治,亦不可言天下无道,须是都不治然后是天下无道也。于否之时,则天下无邦也。古之人,一邦不治,别之一邦,直至天下皆无邦可之,则止有隐耳。无道而隐,则惟是有朋友之乐而已。子欲居九夷,未敢必天下之无邦,或夷狄有道,于今海上之国尽有仁厚之治者。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柔顺处下,居否以静者也。能以类正,吉而必亨,不事苟合,志在得主者欤!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了”,不乱群也。

处二阴之间,上顺下容,众不可异,故其道否乃亨。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处否而进,履非其位,非知耻者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居否之世,以阳处阴,有应于下,故虽有所命无咎也。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以亡为惧,故能休其否。

包桑,从下丛生之桑,丛生则其根牢。书云“厥草惟包”,如竹丛芦苇之类。河朔之桑,多从根斩条取叶,其生丛然。

“、爻位阴阳之说,言说他认为的《易》理,但用的不多。体现是吸取王弼的易学,又承孔颖达以经解经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