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吕刑里说狱成而孚,输而孚。其意是定案要让人信服,翻案也要人信服。
在西周文里这孚字的出现次数,也不过仅此几例,传统上是以诚信来作解释。而西周文里的德字的出现,就不计其数了。西周初期体现的是以德配天的政治理念,而《周易》里的孚不是配天的,而是配合民意的,《周易》里的有孚思想就超越了西周倡导的德的思想。在《诗》里也有孚字的出现,如《诗大雅文王》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意思是好好效周文王,万国诸侯都会相信服从。《诗大雅下武》永言配命,成王之孚,下士之式。其意是长久地秉承天意,成王诚信民归心。成王诚信民归心,四邻以他为榜样。孚字,也只有在诗里,属西周史诗里出现过。而西周史诗同样体现的是以德配天的思想,还没有上升到有孚的理念。有孚是《周易》构建的政治理念,是对西周初期提倡的以德配天思想的突破。西周讲的德,是指在位者以德来配合天命的,而有孚思想是让统治者去爱护百姓的。所以周书里提倡的德与《周易》里提倡的孚不是一个时代的思潮。
《周易》需篇里的有孚,如何译呢?笔者以为《周易》里的孚应当爱讲。有孚就是有爱,《周易》里的孚,是《周易》作者构建出的民本理念。有孚的含义,是让在位者去关心爱护百姓。而本题目里的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其译意是有了爱,就带来光明,通达,美好的前景,更利于建功立业。《周易》是对君子讲述的政治方略,君子就是在位者,即统治者。本篇需是指等待,等待什么呢?就是求利涉大川的事情。这里的利涉大川,不能理解成渡过大河。这里是比喻,寓意着事情将要完成与实现。君子要完成事业,就要建立在一种根本的准则上。有孚就是作者构建的政治准则。我们常说《周易》里充满着一种忧患意识,而《周易》里的忧患意识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思考,这种积极的意义往往体现在有着明确而正义的目的上。而指导这种目的行动,准则,就是有孚理念。即为君子构建起一座明亮的灯塔那样,在指明着方向。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