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十)(2 / 2)

就本段内容,单就高先生所言《周易》初始没有爻题,并认为似晚周人所加。这种认为确实很有见地,即使上博所藏竹书《周易》版本,也推翻不了高亨这一说法。实际对于一般的易学爱好者,只要看一看《左传》里保存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和引用《周易》的例子,就不难发现那时的《周易》文本里有无九六数字爻题这一问题了,也就推断出《周易》文本原初是不会有数字爻题的。不过九六数字爻题在春秋(因《左传》一书里不是反映九六数字爻题的《周易》,而是反映了以《周易》六十四名称为繇题的一种文本结构,也就知道九六数字爻题的《周易》文本上限是何时了)以后是何时加入《周易》里的,就要有证据来说话了。而高亨所说的爻题似晚周人所加,这也是一个宽泛的说法,何为早周?何为晚周?一般认为晚周时期,就是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那么,这样说的话,高亨所言爻题似晚周人所加的这种说法,也就不正确了。

对于爻题出现的年代,李镜池先生也有一说。他说四卦中每一卦画都有六行,每一行叫一爻。每一爻没有名称说起来也很不便。所以大概到了汉朝人编《易传》时,就根据每一爻的位置、性质,安上个初九、六四之类的称呼。

(李镜池周易通义中华书局1981版第6页《前言》)

虽然李先生并不肯定的认为,九六数字爻题是汉人编《易传》时所加。李镜池所认为爻题出现的年代,也就可理解为西汉中期之前将数字爻题编进《周易》,因为《易传》(即十翼)是西汉前期所编定的。显然,李先生对爻题出现年代的说法,即使不以上博藏竹书《周易》为据,就是以帛书《周易》来说,也给否定了。但是,即使上博所藏竹书《周易》,并不排除西汉初期将数字爻题编进《周易》里的可能。这正是根据上博藏竹书《周易》的标本鉴定时间来说的。已知上博藏竹书《周易》的竹简,经鉴定距今时间为2257plus65年。那么,竹书标本是何时鉴定的?距今的今又是指哪一年?我们看下面一段文里有此说法r>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