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泰山之行(1 / 2)

作为五岳之首,在所有华夏之源的心目中的地位当然是不言而喻,被称之为五岳之首,更是有着天下第一山的美称,从远古时期就一直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尤其是在群山之中。

方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很难找到,有任何一座山塬能够和这泰山相提并论,因为它的底蕴实在太过于厚重,而它所代表的意义实在太过于浓重,自古以来,它就被称之为是直通帝座的山脉。

要知道从贾志杰就有着一个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甚至就连泰山之上的石头,在民间都有着石敢当的美声,更是用来辟邪镇宅,是难得一见的吉祥之物。

东岳泰山在远古时期,便是划分成阴阳之所在的天地神山,到后来更是随着秦皇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一共有13代皇帝亲自登上了这泰山之巅,进行祭天的隆重仪式,这其中的底蕴可想而知,不管是哪一个朝代,都是有这种习俗,这是自古以来就开始的,从第一个大一统的秦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除此之外,更是有24代帝王派遣工里的官员,既是这次数,刚好是72次暗合地煞之数,吕云墨到现在也不明白这到底是巧合还是真的,暗合天道,只能够将其认为是独特的代表吧。

岱宗夫如何之中的戴宗,也就是所谓的泰山,更是极其的雄伟壮阔,雄起于平原之中,更是在齐鲁大地之上,临江而上,所谓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就是这泰山,东临大海,西靠黄河,这四周更是环绕着淮水。

别的不说,就光说这是雄浑无比的天地风水自然之事,泰山就有这造化钟神秀的韵味,吕云墨在得到了天星风水秘术之后,对其更是有着明确的了解,而且他也是异常巨大的山脉,东西长整整两百千米,更是宽约五十千米,这是一场庞大的呀。

造化钟神秀的地方自然不同寻常,光光是支脉,余脉,就涉及到这山体四周十余个县城,面积有几百平方千米,而且他最主峰玉皇顶,海拔在1500米左右,这对于一座在平原之上勃起的山脉已经是异常可怕了。

而且吕云墨跟谁听过某些传说?在华夏族的远古传说之中,据说开天创世神,盘古死后,头部变化,作为泰山,这更是要吕云墨进一步的渴望,如果说之前还没有了解,但是现在在经历着一件事之后,被叶非夜提了一嘴变身,立刻想到了这么一个神圣的地方,自然想要过去一看究竟。

东方为万物生发之地,所以在东部最为高耸的山脉之中,这泰山也就是成了五岳之首,更是有着五岳独尊的美誉,从古至今就有着各种不同寻常的意味,在历朝历代,所代表的意义都是非常的身后,如果不然也不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哪怕是曾经的社会体系,如今已经彻底的公开,可即便如此,吕云墨也相信这么几千年以来积累下来的底蕴,泰山依旧是难得一见的仙家圣地。

只是让吕云墨觉得略微奇怪的是,自古以来,名川胜地,但凡是这样的地方,都有人各家各派的驻扎,唯独这泰山,虽说各家各派路,也不觉佛道二派,更是有着诸多的寺庙道观在上,可是却没有谁真正的执掌于此,似乎因为此地过于底蕴深厚,没有哪家哪派能够将这张其掌握在手中,反倒是各朝的帝皇将此认为是自己的禁脔,不然有他人影响。

但是不管如何,各家各派,三教九流,对于泰山都是极度的推崇,而且历代的皇帝对其都是异常的尊敬,不管是哪一位皇帝都在此登山封神,尤其是从古至今,在黄帝之后,整整有72代皇帝到此封神。

自古以来,皇帝便自认为是天子,他们认为在这泰山之上,能够更加的接近于天地,更加的擅长和天地交流,希望能够接近于所谓的天。

传说中在远古先秦之前,便是有各位传说中的先皇在此登上。

吕云墨在之前就曾经了解过,在泰山之上的现在,依旧有许多的寺庙,更是名声鼎鼎,再加上这泰山,本就是有王母发源之地之称,所以说更是有着在国内最大的一座碧霞祠。

这么一个底蕴深厚的地方,吕云墨心中当然是非常的好奇,心痒难耐也不为过。

在其中,真正让吕云墨觉得有两点是最为疑惑的在国几千年的历史传说之中,有两位泰山上的神灵是最为强大,也是最为可怕的,但是吕云墨却不知道这到底仅仅就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因为他现在觉得地球之上的水要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曾经,这泰山被称之为东岳,更是有着泰山的东岳大帝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