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听了柳氏的来意,摇头说:“我一天到晚都不太出家门,你和我来说事,还不如去寻媒人说话,或许她知道那家有好女子。”
柳氏瞧了在一旁沉默的戚善,她低声道:“泽儿进了城当了跑堂,他认得字,又生得好,嘴也会说话,也识得别人几分的眼色。我觉得他配得上城里的女子。”
林氏听她的话,只觉得柳氏把长孙抬得太高了,她想给长孙娶一个城里的女子,那样的女子娶了进来,只怕也不会乐意在元家村生活的。
柳氏转头瞧着戚善笑着说:“小弟妹,我听说你姐姐嫁进城里人家,她一定认识人,你那天进城探望你姐姐的时候,你和她说一说你大侄子的亲事?”
戚善满脸惊讶神情瞧着柳氏,说:“大嫂,我姐姐在姐夫家当儿媳妇,事事要听从婆婆的安排,只怕也不认识几个人。你和大哥有这个心思,还是寻一寻城里官媒打探一下消息。”
柳氏有些伤心的瞧着戚善:“三弟妹,你也瞧见过你大侄子,是不是一表人才?”
戚善瞧一瞧婆婆,再瞧向柳氏不太好意思说:“大嫂,我嫁过来后,还真不曾见过大侄子。”
柳氏一下子哑口无言了,元同泽只在元达笙成亲这一日回来了,他一个当侄子的人,自然是不方便到婶婶面前晃悠。
柳氏深吸一口气,说:“他下一次回来,我让他过来见你一面。”
戚善瞧着柳氏笑着说:“他来见爹娘的时候,我也想顺带见一见大侄子,免得以后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戚善瞧得出来她们婆媳私下有话说,她寻了机会出了房间,外面的雾已经散了许多,她往后院提了几桶水倒进前院水缸里面。
她在外面忙活着,柳氏和林氏低声说:“娘,你帮我在小弟妹面前说一说话吧。泽儿要是娶得城里的女子,我们一家人都有面子。”
林氏是不太赞同儿媳妇的想法,只是见到柳氏执意要如此,只能和她说:“她刚嫁进来没有几天,我听她说了,自她姐姐嫁进城里后,她只去过一次她姐姐的家。
我觉得她说得对,你有这个想法,还是寻城里的媒人打探一下消息,也比你这样干着急的好。”
柳氏瞧着林氏不说话,她要是有那个闲钱,何必来和婆婆小弟媳妇说话?
她走了后,林氏想了想转头和戚善说:“老三家的,老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