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情景,张明军和田纪文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可也找不到理由来辩解和开脱,赫继权感到悲哀。
接下来的几天内,赫继权又走了两所偏远村屯的村小,以及两个乡镇的中学和小学。调研才算结束,和以往历届县委书记调研不同,田纪文和张明军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赫继权却没有暴风骤雨般的批评。而是讲述了他的体会,赫继权道,“我刚来海城时,曾经给县的各位常委们布置了一道课题,不许代笔,不必高谈阔论,不讲空话和大道理,让他们认真想一想海城县的优势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发展,各位常委们交上了答卷,在此以前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讲过这件事,也包括对那些常委们。今天我来讲却也没有别的目的,因为我在一位常委的答卷里看到了他认为的海城优势,他认为我们县有剩余的劳动力,就是这句话,让我开始了反思。我要感谢这位不具名的常委,通过这些天来我所看到的,我感觉心情格外沉重,这里没有要问责意思,我现在只想问问各位,也包括我自己,我们应当反思一个问题“当我们每年高考成绩发布,把目光聚焦到那些考上名牌大学,譬如多少入京,多少入沪,多少重本、普本,多少专科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考不上那些学生去了哪里?落榜那些孩子到哪去了……?我想,通过这些天的调研我找到答案了,我们每年近3500名初中升高中,最后被两所重点高中,一所职业高中录取的却只有1000余人,剩下2000多名学生初中毕业留在海城务工,而三年高中教育之后,这1000人去除进入高校的,还会有6成人顶着高中学历毕业,无论是当兵还是如何,这些一层层留下人的素质的高低才是真正关乎未来海城的发展的,试想一下那些考上高校继续深造的,有多少人能回来建设家乡?……”
赫继权的一番话,让在座所有人陷入沉思,过了良久,赫继权又道,“所以我提出要发展招商引资,试想如果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谁人愿意抛家舍业,去外地风餐露宿。如果我们的企业招引好了,用工量将会越来越多,我们的劳动力不出家门就能得到安置。……所以我也才会格外的关注职业教育,我们一定要设计好职业教育的专业,将来落户企业多了,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订单式专业设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赫继权随后又诚恳的和田纪文与张明军交换了自己关于在第一高中座谈时的想法,他说教师要实行班主任聘任制,鼓励年轻人来竞聘班主任职位,再由班主任招聘课任老师,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制,班主任要向副校长负责,副校长向校长负责,调动起所有人的积极性,也不能设置重点班,设置了点班,让那些所谓的好老师来讲,本身点班就是好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打一个比方教点班英文和教非点班英文,可能一开始时两个班的平均分就有差距,那么你看,如果教点班的老师不卖力去教,他的班级成绩由原来的平均120降到100,而那个非点班的教师付出好多辛苦,因为原本学生的素质就低,即便他把分数由平均50分提高到90分还是比不过教点班的教师有成绩。所以实行聘任制有助于打破那些所谓名师,被人捧惯着的名师长期以来形成的骄溢心理。
赫继权的一番推心置腹话语让田纪文和张明军即看到了希望和出路也倍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