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采购(2 / 2)

刘铭传思索再三后便下令海狮营规模扩大至5个营2500人,仍由参将华杰担任统领。刘铭传知道,现在要想取得台湾保卫战的胜利就必须依靠华杰。华杰随后立即在台湾民众中招了两千新兵,在海狮营中挑选了50名优秀士兵骨干组建了5支新兵营,由原海狮营副军校刘朝带和其他几个连长兼职新兵营长,按照海狮营的训练方法另外选一片场地开展新兵训练,原海狮营训练计划不变。

在收集了上千根竹子之后,华杰又开始了制造起了热气球,他组织工匠搭了一个60米高的操作台,按照孔明灯外形编了一个高59米,顶宽10米,底宽2米的巨型竹筐,又让裁缝把宣纸用糯米浆沾在两张麻布之间,在达到防水的标准后将合成麻布缝竹筐内部,在从底筐往上10米的内侧和底筐外表面五米全部铺了一层牛皮来阻挡火苗,最后在底框四角拉了4根2米长的绳子,绳子下面吊着一个2米宽15米高的竹筐,又拉了4根1米长的铁链子,在底筐口正中间位置挂了一个火炉,一个另类的热气球也就是刘铭传口中的巨型孔明灯就诞生了。

在经过几次失败之后,华杰直接把火炉支架与底筐口平齐,让火炉直接在竹筐内部燃烧,最终改良的竹编热气球历时1个半月终于飞上了天,用竹子作框架华杰也没办法,麻布不结实,不用竹筐的话肯定就驮不了多少东西。

看见竹编热气球成功带着2个人和200斤东西飞上了天,刘铭传已经完全相信华杰可以打败远征舰队了,在华杰的建议下,刘铭传立即成立了由海狮营老兵为骨干的300人规模的飞龙营,并将这只热气球命名为孔明盏。李彤恩出台半个月后买回来了大量的原料,带回来了500个铁匠和木匠。

华杰便立即把这些铁匠全部编进了军工厂的枪械组,把木匠编进了辅料厂,专门生产台威式步枪的木质部分零件。刘铭传亲自试了几次孔明盏之后召集了除军工厂辅料厂外所有人力物力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又造出了11只孔明盏。

华杰将飞龙营划分成了3个连12个排,每个排25人,每个排配一只孔明盏,最后在无数次试验中,飞龙营三排长陈天得出了孔明盏的极限载重是500斤,竹筐只载一个人的情况下发生变形的高度为100米,最佳作战状态就是在50米高度上携带2个人和300斤物资,投弹准确率能大大提高,并总结出了很多飞行技巧,华杰便请示刘铭传将其任命为飞龙营军校。华杰和刘铭传又在海狮营挑选了100名勇士筹建了死士营,死士营的任务就是负责潜入军舰底部释放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