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文伯’(1 / 2)

见人开怀大笑,吴嵩不禁疑惑,莫不是自己有口误?可反观两人的作态,也不像有责怪的意思,虽然自己没太往心里多想,但观二人谈吐举止绝非泛泛之辈,又是蒙恬口中所说的贵人,岂敢见罪。

等二人笑意稍敛,本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处世原则,吴嵩拱手自谦道,晚辈才疏学浅,本是四处流离的命,幸得蒙府高看收留,如今才有了一瓦遮头之地,老伯谬赞,实在是让小子感到惭愧。

一句话,既不得罪眼前的贵人,也不过分高抬自己,顺带着简表了自己对蒙氏兄弟知遇之恩的感激。

嗯。懂得谦卑,且不恃才自傲,确是个可塑之才,蒙氏兄弟看人的眼光我还是信得过的。--小子,你如今已贵为我大秦的九级五大夫爵,倒也不必太过自谦,人嘛,太过一昧的收敛锋芒,只会让那些心存不歹的人越欺越上,恶以善而欺,擅恶者欺善而上,你的制盐之法老夫方才看了,确可叹为天人之巧,当得起朝廷赐你此爵,单从此看,老夫就可断定你绝非才疏学浅之辈,且安心受下这份赏赐吧,以你之才,断不会止步于此,老夫很期待你日后的表现。

嬴政双手后负,且行且说,看得出他对吴嵩的第一印象很满意,也给予了不小的厚望。

吴嵩始终带着迎合的笑脸频频点头,心下受用,也大为感动,更是很享受和眼前这位年轻老伯的对话,简单明了,不过多的咬文嚼字,也没有满带之乎者也的字眼,甚至还明晃晃的鼓励自己不要太过收敛锋芒,尤其是那句恶以善而欺,擅恶者欺善而上,这意思再明了不过,年轻人既然有真才实学,就该骄傲的展露出来,莫要被有心者使计利用,那样反而对自己不好。

这是老秦人饱经数百载酷暑风霜,在绝境中一次次迎难而上,排除千辛万险中历练出的坦荡豪放性格。

老伯高言,小子受教了。这是吴嵩发自内心的拜服,眼前这位老伯给他的一种飒爽奕奕的感觉,竟令他隐隐有种想要一拥而前的冲动。

看看另一个轻抚短髯的清癯老者,他的话不多,紧随老伯左右,但是给吴嵩的压迫感却不比之少多少。

受教?嬴政一路闲庭信步的说着话,出了制盐作坊朝别院堂上走去,经由尚在轮廓阶段的高炉时停下了脚步,小子,蒙氏兄弟说你师承天人,若真是如此,何言受教,倒是老夫要多多像你请教才是,哈哈。--这莫非就是用来炼制精铁的?

承蒙老伯谬赞,小子所学,远不及恩师皮毛,可惜当时年少顽逆,只顾贪享一时玩乐,故未尽得恩师真传,怎敢受得老伯请教二字。-这的确是用来炼制精铁用的炉子,不过还需费些时间才能做好,老伯与蒙大哥情谊匪浅,届时可一定要来观摩一二,也好给小子做个见证。吴嵩深知这老者身份不简单,可是一时又猜不透他的身份,很是苦恼。

他很认同老伯的话,这几乎也是后世年轻的学者们的座右铭,后世的社会很残酷,很现实,他也曾经这样做过,可是优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自认为不比人差,最后却依旧被淘汰了下来,只得窝在小镇家里另觅出路,可是这是在秦朝,没有绝对的把握,任对方说得天花乱坠,他都不会轻易的去尝试。

还是那句话,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个碌碌无为的富家翁,足矣。

这对眼前的局势来说,自己是自私的,因为他根本就还没有更大更长远的大局意识,甚至连奉献制盐和炼制精铁的法子,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融入这个社会的引路条而已,眼下的他只想藏尾自满,敷衍别人,满足自己,这种意识对于单一形态的他来说却是神圣且无暇的。

通俗一些的说,就是怎样让自己不受威胁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