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五月初一这天,曹老板迁任东郡太守之后的第一条命令公布了出来。
“自先帝以来,天下苦战乱久已,致使百姓离家,朝堂分崩,操迁任东郡太守,亦想做出功绩。
黄巾之乱,尽数流民,不堪徭役赋税,乃成逆贼,今东郡大平,合该中兴,故本太守令:赦天下黄巾之罪,已贫民身开垦土地,耕种良田。成功开垦良田者,可入东郡诸村县户所,成东郡之民,成功开垦良田者,免一年赋税。”
此令一出,城外军营里数万黄巾军面露喜色,他们都是穷苦出生的人,战争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吃苦?
开垦土地虽辛苦,可是,开垦出来的天地全部归私人所有,只要努力一点,成功开垦出五六亩七八亩田地,除却旱涝灾害,养活一家无忧了。
军营中,夏侯渊夏侯惇兄弟安排手下军卒放流民离开。
数万人,乌央乌央一大片,在离开了军营之后,立刻各奔东西,有的往西去了濮阳方向,有的往东,去了徐州边界,又有一部分分别到了南北,去了东郡附近的荒地。
数万人离营,军营瞬间一空,夏侯渊心有余悸的长舒一口气。
夏侯惇见状,哈哈大笑:“妙才这是怎么了?”
夏侯渊无语看着自家兄弟:“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黄巾军每天的粮草消耗有多大,倘若再留在军营里一个月,恐怕我此前屯田积累的粮食都要消耗一空了,还好,有孟德下了命令,总算不用留着这些家伙吃白食了。”
夏侯惇继续大笑:“子渊被孟德拉去做了郡丞,妙才暂代都尉,只能委屈你了。”
夏侯渊则苦笑不已。
曹老板手下武将不少,陈锐统御各方,下属又有夏侯渊夏侯惇以及曹洪,如今,即便曹洪任职濮阳县县令,却也还有几人。
然而文臣上,就实在捉襟见肘了,偌大一个政治集团,除却曹老板本人,竟然再无治世之臣。
因此,虽然陈锐军功累累,却依旧没有任职最适合他的都尉,反而被老曹拉去做了个郡丞。
郡丞,算得上是一郡之地的二把手,品阶仅仅在太守之下,虽说的是太守助手,可是实际上,郡里的方方面面,都能过问,中央集权的时候,这个职位也是要中央任命的。
与此同时,东郡太守府。
曹老板正召集东郡上下官员议事。
郡丞陈锐,主薄杨明,功曹杨兴以及督邮杨光。
(主薄主管郡内文书类似于三省中的尚书省,功曹主管人事类似于六部中的户部,督邮主管监察类似于现代纪检)
看得出来,东郡核心圈子完全被世家所控,那杨兴杨光,都是杨明的同族兄弟。
陈锐通过系统看了一下,这二人和杨明差不多,内政属性都在80左右,理论上掌管一郡之地是绝对没什么问题的。
只不过,世家子弟当官,首先思考的是世家利益,以至于东郡这边大大小小问题,竟然也是层出不穷。
这不,曹老板今天特意将三人叫来,就是要责问呢。
而陈锐,是真正有点困乏了,倘若在军中,他这会儿应该是看兵书的,决计不会在这里听那些让人头大一圈的政治黑话。
问完文书上的事,曹老板又将目光看向杨光。神色不善。
陈锐老神在在,昨天他和曹老板仔细排查乔瑁王肱任职期间,东郡发生的大小事,发现杨光这厮,仗着职位之便,行事无所顾忌,累累罪责罄竹难书。
“中平六年(公元189),有民张某,以耕牛之过,为锐意所杀,耕牛充公,后不知所踪。张某耕地亦尽数充公。”
“中平六年,东郡吏王青,醉酒述职,锐意以为此人德行有失,便辞退此人,随即,王青意外身死。”
“初平元年……”
“太守有何话,不妨直言,何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