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这打开方式不对啊(3000字…(1 / 2)

兖州,东郡。

似降税,开垦免一年税务这样的政令,最早其实都是从东郡颁布,毕竟,这里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曹老板起势的起点,因此,这里的情况,和兖州其他各地又有所不同。

出行来往,进城的大多是附近村落的居民,如今年关将至,今年又是难得的,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好年,这些居民们都想着给家里添置几件棉衣,添置几套厚被。

这其中,去年勤恳的,又想着今年一定要过个好年,便打算着再打几斤肉,一定要那种肥的流油的,否则吃起来都没有肉的感觉。

晌午些时候,太阳出来,虽是腊月,阳光未必有多耀眼炙热,可是由于昨日那一场阴云大雪,骤然出来的太阳照在身上却有种暖洋洋的感觉。

贾诩看了一眼两侧城卫,心里立刻对东郡城内的情况有所了解,继而对整个兖州的情况都有了大致的猜测。

却是那些城卫甲胄加身,里面还穿着棉衣,这说明兖州今年的政务收入良好,最起码东郡就很不错。

而守城卫都能穿的起棉衣了,那中枢军队,又怎么可能会差。

贾诩这般想着,心里却忍不住感慨。

实际上这一路走来,已经看过不少地方,从荆州一路到兖州,穿行路过的村落城镇近百个,荆州境内和兖州境内有着肉眼可见的差别。

荆州境内百姓,虽不至于饿死,冻死,可是一眼看去,却也见暮气沉沉,仿佛没有生气。

而兖州境内百姓,有一些家庭依旧贫困,未必就能吃的起肉,但是他们的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望。

贾诩特意询问过,才明白,那户人家是第一年还在富户家做长工,年初时,见左右乡邻自己开垦农田,种植农作物,便立刻心动,悍然辞了富户长工伙计,自己回老家带着媳妇孩子开垦农田了。今年虽然依旧没有收入多少,但是好歹在富户家工作,略有储备,只待这个冬天过去,来年必然更好。

如此差异的一幕,让贾诩感慨万千。

荆州牧刘表做的不好吗?

当然不是,实际上,刘表虽然素无大志,但是执掌一方,仁义之名远扬,治州能力比之袁绍,亦或者益州牧刘璋,可强出不多。

冀州,由于百姓原就是十三州最富,因此,袁绍可以穷兵黩武,坐拥百万之巨。然而只要稍微聪明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此计不长。

荆州地处西南,对南,有南蛮虎视眈眈,对西,刘璋也不是善茬。

刘表能兢兢业业,叫治下百姓无大的灾难,已然不易。

只不过,这一切,果然都是需要比较的啊。

和兖州比起来,刘表那怕做的再好,都差了一筹,而和袁绍比起来,兖州底蕴不足,短时间内没法比较,可是长此以往,兖州经济反超冀州,已经是势在必得。

走进东郡城,贾诩再次眼前一亮。

这个时代的人,卫生意识远不如后世,像一郡之城这样的大城,虽然多少还是有所根治,但是街道上总能看到牛粪,马粪。

但是东郡不同啊,街道干净,挨家挨户门前雪也被清扫赶紧,简直……

贾诩的表情有些莫名,卫生什么的,和争霸天下比起来,自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件,只是,那句话怎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窥一斑而知全豹,曹操治下,哪怕是东郡这样一个城池,都治理的这般良好,何愁不能争霸天下的?

贾诩这般想着,行至一看起来就高大上的酒楼里,然后挑选了二楼靠窗户的位置。

刚坐下,店小二就搭着汗巾跑了过来。

“先生吃点什么?”

贾诩看着窗外,头也不回道:“给我来一壶好酒,再来,你这里有什么拿手的菜,给我来一份。”

店小二嘿嘿笑了起来:“听先生口音,可来自西凉?”

“怎么?你这店家不做西凉生意?”许是心情不错,贾诩也开了个玩笑话。

店小二挠头讪笑:“先生哪里话,州牧大人新令,兖州商行正式开通西凉道路,以后,我们这店里说不定也会买卖一些西凉特产呢。”

“哦?”

贾诩诧异的看着店小二:“兖州商行?”

一路走来,这个名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于是询问道:“小二哥能和我详细说说吗?”

见识了形形色色走南闯北的人,店小二练就一副好口才,一听贾诩追问,立刻开口:“这个商行,那可有说法的,起初,州牧大人轻农税,兖州商贾皆跑去务农,一时间,兖州境内竟然鲜有商贩走卒,州牧大人没辙,最后还是冠军侯谏言:商贾之人,自商周以来兴盛不绝,可见自有其存在之理,自高祖以来,重农而轻商,此有违存在之道也,如今兖州,农税轻而世人皆从农耕,诚以革新商税,以安商贾之心。”

“革新商税,已安商贾之心?”

贾诩嘴里喃喃,目露钦佩之色:“冠军侯此法一出,天下商贾尽归兖州矣,然而商人重利,州牧大人他们就不怕长此以往出什么意外吗?”

被问及此,店小二面色狂热,浓眉大眼全是疯狂崇拜模样:“你我能想到的,州牧大人如何想不到?实际上,冠军侯不仅提议革新商税,还向州牧大人谏言,开办直属于州牧府的商行,然后如铁器,盐矿,煤矿这类重要产业,全由州牧府掌控,彻底断绝商人逐利,涉足重要事务的根源。”

“不过,冠军侯却没有断绝商贾们从政的道路,科举制度,先生听说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