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高产,亩产四十石,普通农户便是一百亩种植土豆,那一轮也能产四千石,一户就是四千石,整个兖州却有二十五万户,那时的场景,诸位能够想象得到吧?”
荀彧沉默,郭嘉无言,曹老板蹙眉。
在坐的都不是傻子,陈锐话都点到这个份上了,他们那里还能想不明白的。
“所以,子渊革新商税,就是希望一部分农户能弃农从商,届时,可以将兖州土豆,卖到其他各州?”
一会儿之后,荀彧若有所思问道。
陈锐轻笑:“此不过其一也。”
“哦?”
见几人又投来疑惑目光,陈锐说:“锐素来以为,商人虽然逐利,却也是一地不可或缺之存在,几位不妨想想,以后,土豆普及,兖州境内人人都能吃饱肚子的时候,那个时候,百姓们会想要什么?”
“吃饱喝足,安居乐业,还能想要什么?”
曹老板眉头一皱,想不明白如果真如陈锐说的那样,百姓们都已经安居乐业,吃饱喝足了,还会需要什么。
陈锐轻笑:“兄长此言差矣,为官者,想要更进一步,为商者,想要赚的更多,人皆有,而有,才能让人不至于停滞不前。”
“而百姓,能吃得饱,穿的暖的时候,会不会想要过得更好?会不会想要自己的房子更大,更亮?会不会想要以后餐餐有肉?而这些都做到之后,他们会不会继续想着,让子孙后代能有机会读读书,识识字,别像自己一样,一辈子就还是个农民?”
“而如何让百姓们在吃得饱,穿的暖之后,获得更高的追求,没有商贾,做不到!”
作为一名机电理工狗,陈锐对商业懂个锤子,还不都是以前看网络大神剽来的,其中未必有多少对的,但是,这不妨碍他在曹老板荀彧郭嘉几人面前侃侃而谈,大装特装。
“商贾兴,则百业兴,百业兴则民生兴。”
想了想,陈锐又试着说道:“不过锐方才所言,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百姓能做到吃饱肚子的时候。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话音结束,良久,没有声音,陈锐抬头看去,却见三人如出一辙,皆瞠目结舌看着自己。
他当然明白自己这番话,对于一个古人的冲击有多大。
哑然失笑,陈锐轻轻喝了一口酒,留时间叫几人消化他讲的那些。
依旧是荀彧先开口,自从总管兖州内政,荀彧对于很多事,有了更加新颖的理解,也是他最先反应过来。
不过,也正因为反应过来,所以才更加觉得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子渊自己所想?”
“是啊!”
陈锐大言不惭的点点头,然后笑道:“怎么?文若还有什么疑惑吗?”
“没有,没有!”
荀彧连连摆手,然后忍不住感慨:“彧就是想到子渊说的,天下百姓,人人吃得饱,穿的暖,身住大宅,出行亦有代步工具,甚至的,子孙后代也能从学。”
“任重而道远,你我仍需努力!”
陈锐点头道:“我原还想着,待土豆在整个兖州境内普及的时候,就请兄长在各地开办学堂,教稚子蒙学!”
“学堂?蒙学?”
又一个新颖词汇,曹老板再次看向陈锐。
陈锐笑:“兄长以后得人才选拔,都要通过科举进行,这般一来,开办学堂专门进行教育,岂不是更加方便?”
“毕竟,此法一出,举孝廉基本就可以弃之不用了。”
荀彧闻言,摇头苦笑:“子渊此举,是彻底断了世家门路啊。”
“文若此言差矣,科举之制,首重公平,世家才子,亦可参加,怎么就算断了世家门路。”
说着,陈锐忽然意味深长道:“除非是那些无能世家,门下弟子各个都是庸碌之辈。”
郭嘉在旁边冷笑:“呵~子渊以为,当今世家,各个都是文若家里那般吗?倒不如说,似文若家里那般,还是少数。”
荀彧继续苦笑,曹老板见气氛忽然怪异,立刻转移话题。
“哈哈哈,不说此事了,不说此事了,对了奉孝,你昨日去华佗那边,华佗怎么说的?”
“谢主公关心,华老神仙已经替嘉开了药,老神仙说只要坚持服用,来年必定痊愈!”
“如此便好!”
曹老板捋着胡须笑道。
自从陈锐告知,郭嘉的身体情况一直是他的心病之一。
总算是一个好消息。
【作者题外话】:第二章求银票,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