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则说:“主要还是将军统兵之能吧。”
“某家还是以为,神威军之所以强,主要就在于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上下莫敢不从。”徐荣又说出自己的观点。
赵云若有所思的模样,突然拱手:“将军叫我等来,想必是气恼我等昨日拒绝统帅新军一事吧?”
陈锐意味深长看了赵云一眼,然后对众人道:“神威军之所以强,首功在于军纪,似军中那新式的练兵法,军令,莫不是为了增强士卒军纪意识,力求能让每一个士卒都做到令行禁止。”
“然而,我方才听军师说起你们几个昨日作为,心里不甚感慨。”
陈锐说着,表情忽然再次严肃:“神威军一士卒尚且明白军纪重要,不会做出违抗军令的事,而我麾下四位大将,却敢违抗主公命令。”
“怎么?几位是自持功劳甚高,就可以抗命不从了吗?”
“将军……”
张绣刚准备说什么,被陈锐一瞪,只得坐了回去。
“或者说,几位都自负主公离不开几位,便可行事无所顾忌了?”
“我已经和军师商量过,便叫文则徐荣,你们负责新军筹备统帅。”
说着,不待二人回答,陈锐继续道:“此令,乃本侯以神威军统帅之职,给你们下达的命令,你们,接是不接?”
徐荣于禁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单膝跪地:“末将领命!”
“昨日醉酒,行事糊涂,还请将军责罚!”
于禁话音落,却是张绣赵云也齐齐单膝跪地道:“昨日醉酒糊涂,请将军责罚!”
陈锐点头:“张绣,赵云,于禁,徐荣,目无长官,行事荒诞,下去一人领五十军棍,以儆效尤!”
“诺!”
几人没有丝毫不满,各自离开。
下午时分,四征将军一人挨了五十大板的消息就在神威军里传开。
多余的影响没有,倒是士卒们对陈锐指定的军纪军法,更加信服。
…
第二天一大早,陈锐往州牧府赶去,又有名士来投,曹老板派人叫他,主要是介绍认识认识。
老实说,兖州发展至今,曹老板声名远扬,有名士来投陈锐完全不觉得意外,唯一问题就是,来投的名士大多都真的是“名”士,只有名气没有才情,像历史名人之类的,就更少了。
先前,曹老板都叫陈锐过去的,可是陈锐随便出了个题考考,立马就原形毕露。
从那之后,曹老板再没有因为名士来投叫过他,难得一次再叫他,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了。这次是真的名士,不是那些沽名钓誉之辈。
州牧府里,郭嘉荀彧好奇的看着眼前人,留着一撮小胡子,看上去不过三四十岁,身穿朴素棉衣,那双狭长的丹凤眼,不时转动一下,仿佛在想着什么。
此人正是贾诩了,他原本做两天就能到许昌,却是在东郡大开眼界,因此耽搁了几天,就到了今天。
被众人如同看猴子一般盯着,贾诩依旧镇定自若。
“诩从宛城一路东行,及至许昌大开眼界,知曹公有气吞寰宇,席卷天下之志,特来投奔。”
曹老板恍然,不过和陈锐一起看的名士久了,他也知道怎么鉴别,眼前之人虽然和奉孝有过一面之缘,可是,奉孝也不知道此人智计如何啊。
这般想着,曹老板轻笑询问:“先生何以知晓孤有席卷天下之志?”
贾诩神情淡定,手里就差一把羽扇。
“曹公若无气吞天下之志,何必迎天子入许昌?”
贾诩说着,笑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诩虽不敢妄言智计,但是似这般天下形势,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曹老板点点头,心中有所明悟,眼前之人比那些“名”士强了不少。
刚准备再问,却听郭嘉道:“那日宛城,佑维将军那般行事,可是得了先生指点?”
“正是!”
贾诩点头:“宛城却粮,佑维将军麾下士卒全无战意,却又不愿平白受降,诩便建议佑维将军那般做了。”
郭嘉点点头,然后看向曹老板:“此人智计,不在文若之下,主公正好筹备新军,或可引为新军军师。”
旁边,荀彧无语,白了郭嘉一眼,不在他荀文若之下,那就是在郭嘉之下咯?
曹老板大笑,再次冲贾诩一拜,继续追问:“那,不知先生如何看待豫州?”
却是虽然有了郭嘉首肯,但是他还想试试贾诩能力,因此,正好拿出了最近颇为棘手的豫州问题询问。
袁术称帝时,他们三方共伐,如今袁术亡,豫州无主。
当初三方伐豫,孙策功劳最大,他想入主却又担心孙策不愿,以至于拖到现在都没个结论。
【作者题外话】:第一章,三千字,第二章估计在九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