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永安突围(2 / 2)

再往后是冯云山和杨秀清两军保护的几万家眷。

大雨倾盆,要跨越险峻崎岖的山隘深涧,路上积水泥泞,突围行军存在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而这正是清军缺乏思想准备的时候。

时间紧迫,军情危急,在这样一个最不利于行军运动的夜间,太平军凭借坚强的意志、毅力开始转移。

这个时候,看得出冯云山和杨秀清的组织能力极为出众,家眷的行军井然有序,安静秘密地撤出了包围圈。

但是,也不得不说,妇孺依然是拖累行军速度的。

在曾经的历史上,突围的太平军在玉龙关后边的龙寮岭被清军追上,殿后的两千多人战死,其中包括韦昌辉的叔父韦源洗。之后,杨秀清在仙遛岭伏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石达开率领右军和前军,负责殿后。

大雨落下后,家眷已经撤走,他带着部队从城北阵地上撤出,向东而去,将近黎明时候,他率部到达龙寮岭。

石达开令将士们将玉龙关的火炮搬下,架设在山岭上,令右军和前军埋伏在山岭两侧。

龙寮岭下边的平冲峡谷,是向北的必经之路,他们刚刚准备好,追击的清军就杀了过来。

咸丰帝连下严旨,必须防堵合围,如果再使太平军逃脱,各级将领将严惩不怠,所以,即使是看着凶险的峡谷,清军也必须进去。

玉龙关逃跑的士兵指路,乌兰泰部在前,向荣部在后,清军源源不断进入了山谷。

随着一声炮响,枪炮雷鸣,瞬时间,清军被炸死、炸伤无数,然后两侧山岭上的滚木雷石不断滚下,之后,伏兵齐声呐喊,杀了出来。

平冲峡谷全长七里,荆棘丛生,清军人马拥挤,难以展身,显得非常被动,只有挨打的份。如果这时候依然能作战,那得是精锐,但绿营兵显然不是。

当雄赳赳的太平军将士,脚踏草鞋、手持兵刃,如狼似虎杀奔前来。清军已然屁滚尿流,未经交锋,只求各自逃命,自相践踏的情况发生了。

乌兰泰见势头不好,回马就逃,被早就瞄准他的石达开一箭射中脖颈,当场毙命。

乌兰泰一死,将领们都乱套了,顾不上指挥作战,纷纷夺路而逃,为了尽快逃出去,清军自己人向自己人挥起了刀枪……

上有排炮,下有伏兵,这一战仅仅持续半个多时辰,但清军死了四千多人,损失了主将乌兰泰、天津总兵长瑞、凉州总兵长寿、河北总兵董光甲、郧阳总兵邵鹤龄。

战死的重要军官还有副将成林和、游击王瑞及知州林光谦等十数人。吃一堑长一智,狡猾的向荣在乌兰泰部队后边,逃脱了性命。

在占尽地利的情况下,这一仗也是太平军歼灭敌军最多、最为辉煌的一仗。它使得起义军完全摆脱了被围追堵截的被动格局。

整个战略转移,是石达开一手策划和指挥实施的,主要利用了敌人两位主将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