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高原上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和变革,因为赞普的统治秩序崩塌了,整个王朝所有的人民一时失去向心力,陷入迷茫之中。
这也是薛绍选择保留器弩悉弄的赞普地位的原因,必须保存吐蕃王朝的信仰,这样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混乱,让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更快进入新的秩序里面。
在高原的东方,噶尔钦陵纠集了吐蕃王朝半数的兵力,大军正抱着救国图存的决心朝逻些城开来,一个月后,这里将爆发一场决战。
薛绍思考着,说道:噶尔钦陵不好对付,他们有八万大军,而且是抱着复国之心攻过来。我们的军队满打满算只有一万三千人,而且其中有八千新兵。
宋璟禁不住露出不安之色,说道:昨夜姚大人召集王将军为首的众武将议事,就是商议抵御噶尔钦陵之事,王将军对此战事的态度是不乐观,噶尔钦陵的能耐我们都是知道的,而且噶尔钦陵发动的这八万兵员必定是吐蕃的精兵,如此庞大的阵势,我们要抵挡着实是困难。
薛绍: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身处异地作战,背后还有二十万吐蕃人虎视眈眈,如果腹背受敌,可是麻烦。
宋璟说道:王将军也谈到这一点,这是最大的一个难题,我们身处地境,在敌方的国都与敌方的精锐大军作战,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都不占。
薛绍:所以,我们必须把地利与人和争取过来。
宋璟:大都护说的是,其实我们眼下的局面依然岌岌可危。两个月后大战爆发,如若形势不利,我们可能万劫不复。
薛绍笑笑,说道:也不必这般忧虑,按照我们原定的计划行事,局面是可以控制的。毕竟那么多的困难我们都趟过来了,要有信心,这一次我们是一样能够过关的。
宋璟也笑道:大都护说的是,放在一个月前,如果我们说我们要攻占逻些城,只怕所有人都会说我们在说笑话,我们自己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如今我们仍是办到了。
薛绍:正是需要这种心态,我们安西都护府的存在,就是为了完成诸多不可能的任务。
宋璟跟着薛绍环视着逻些城的周遭的景象,这里是雪地高原的中心,是吐蕃王朝的心脏,在以往谁曾想象他们唐人的军队能够站在这布达拉宫之巅?
恐怕太宗皇帝在世,也不敢说大唐要攻占逻些城,统治吐蕃王朝,而如今这堪称伟业的壮举他们做到了。
宋璟振奋道:我等明白,愿随大都护赴汤蹈火。
薛绍笑笑,说道:咱们本质上是跟随公主殿下赴汤蹈火,无论广0州都督府还是安西都护府,首脑都是公主殿下。这一次逻些城之战,虽说是我们在前线,但这一战的胜败仍然系于公主之手,让我们期待公主殿下的作为吧。
宋璟:明白。给安西城的信件三日前就已经送出,应该即将送抵安西城了。
薛绍:很好。
薛绍看向北方,千里之外是伊犁河谷和安西城。
这一次真心是得仰仗娘子了。
不知道小娘子会做出什么样的成绩。
公元693年,大唐开耀十三年的五月。
伊犁河谷,安西城。
安西大都护府内,李令月正在西堂上批阅奏章。
安西都护府完整地建构起大唐朝廷的制度,学习大唐朝廷以六部为核心组建治理结构。
六部奏章汇集到宰相之手,宰相即是狄仁杰。
狄仁杰负责审阅大部分的奏章,小部分事关重大的奏章需要由大都护亲自审阅。
以往是薛绍负责审阅这些重要的奏章,如今薛绍领兵登上吐蕃高原,这个职务就由李令月代理。
安西都护府仍然处于创立的初期,还有大量的奠基性的事务需要处置,所以每天仍然有大量的重要奏章需要批阅。
李令月看着奏章,薛涵和薛谦在堂下玩耍着,李令月显得有些心神不安宁,她批完最后一个奏章,召唤女官上前来。
李令月将奏章递给女官,说道:请狄相再看一遍。还有,驸马爷那边还没有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