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回头看看上官婉儿,说道:昨日太平是怎么给你灌汤了?连你也替他们说话?
上官婉儿如今是武曌身边的首席女官,她是个极聪明的女孩,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她将成为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女宰相,执掌朝廷重权,在日后她几乎掌握着朝廷一半的权柄,一度与李令月分庭抗礼。
当然,上官婉儿在历史上的权势主要是因她作为武曌的首席女官而获得的,如今武曌没有摄政,更没有称帝,上官婉儿也就没能获得历史上那般巨大的重权,所以眼下她只是天后身边的首席女官,仍然守着自己的本分。
而且按照这个时空的历史轨迹,上官婉儿不太可能成为原本历史轨迹中的女宰相,她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才女在武曌身边工作,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行政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上官婉儿是个明白人,她的明白首先体现在她很清楚自己的地位,她知道自己对于武曌来说,本质上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她可以成为天后身边一个出色的女官,但也仅仅是一件好用的工具而已,如果天后觉得这件工具不好用了,是可以换一件的。
所以上官婉儿很清楚自己首先得把工作做好,把工作做出色了,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能让天后想要换工具的时候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武曌才不会轻易更换工具。
所以上官婉儿素来是非常本分的。
尽管上官婉儿身为武曌身边最亲信的人,而且她与李令月同龄,世人难免会拿她与太平公主做比较,但是上官婉儿心中很清楚,她根本没有与太平公主作比较的条件,太平公主那是公主的身份,光是在身份上,太平公主就是不可取代的。
她上官婉儿如果有心拿自己和太平公主比较,甚至觊觎太平公主的地位,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她是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所以眼下上官婉儿对李令月是满心的尊奉,那是主子的女儿,是天下人的公主,自然也是她上官婉儿的公主,她对自己所处的身份、形势环境,是掂量得极清楚的。
另外,上官婉儿的明白还在于,她很清楚朝廷内外的形势,还有大唐帝国到底真正需要什么。
朝廷内外那些世家豪族、官僚贵族他们反对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这是基于他们的利益需求,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扩张对他们没有带来直接的好处,反而随着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扩张,会诞生新的权力势力,这会威胁他们的利益。
但是对于大唐的统治者来说,也就是对于天皇天后,对于李唐皇室来说,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扩张是有利好的,首先是大唐会更加强盛,这符合李唐皇族的需求,毕竟身为天下的主人,当然希望天下更加壮盛,希望这一代皇族在青史上留下好的声名。
另外,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是做了好事的,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扩张使得天下财富更多,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
还有,当今天下的土地兼并越来越厉害,天下少数的地主据有大量的土地,大量的平民百姓失去土地,长此以往再发展下去数十年,天下必定有动乱,身为大唐朝廷中枢的官员,上官婉儿深知这个问题是天下弊病的根源,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想当年大汉王朝何等壮盛,最终并不亡于异族,仍然是亡于官僚贵族、世家门阀的土地兼并。
而如今广0州都督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扩张给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扩张新的土地,通过帝国的对外扩张,使得帝国大量的失地人口、低阶层人口得到出路,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尤其是自从出生就失去土地的年轻人,他们可以选择离开中原,前去开拓新的世界,他们可以去广0州都督府,那里可以远渡外洋,去到新的黄金大陆开拓,他们可以去伊犁河谷,如今甚至可以去吐蕃高原,去占领和开拓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的土地。
如此一来,大唐没有土地的人口可以得到土地,可以得到属于他们的出路,从而不必待在大唐帝国境内与那些大地主起纷争,如此一来,天下的根本性矛盾将随之解决,天下将为之安宁。
这样的境况,无论对于李唐江山,还是对于天下苍生来说,都是好事。
所以上官婉儿深知作为李唐王朝统治者必须支持太平公主的行动,哪怕为了自己的良心,也必须支持太平公主。
因此,上官婉儿才会这般为太平公主说话。
上官婉儿进一步说道:大唐江山社稷有公主与驸马这般的人物,是社稷之福。公主得驸马这般的乘龙快婿,是公主之福,但归根到底,还是拜天皇天后的洪福所赐。
武曌听着上官婉儿这话,却是收敛了笑容,她望着南方,看着李令月离去的方向,说道:好话容易说,事却是难办。上官,本宫明白你想说的,只是眼下安西都护府凭一府之力,要攻灭吐蕃王朝,还要控制吐蕃高原,这谈何容易。
上官婉儿:如若此事完成,却是不世之伟业。
武曌视线从南方转向西南,那里是吐蕃王朝的都城逻些城的方向,此时驸马薛绍带领的安西军正占据着逻些城,准备对抗噶尔钦陵的八万大军。
武曌当然没有去过逻些城,甚至大唐帝国曾经登上吐蕃高原、进入吐蕃王朝腹地的人数量也非常少,武曌只能从历年来大唐派往逻些城的使者的描述中得悉逻些城的模样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