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规划棉花种植(1 / 2)

薛绍在新安西城周边三十里的土地巡视了一圈,他来到开垦田地的边缘,看着更远处的土地,只见南面延伸到天山脚下,至少还有一百里的土地没有开垦,这些土地同样肥沃,得到天山的雪水滋润。

往北渡过伊犁河,延伸到阿拉套山山脚下也有大约一百里的土地可以开垦作为耕地。

所以围绕新安西城周边方圆有堪比关中平原的广阔耕地。

此外,沿着伊犁河上下游还有上千里长度的河流两岸可以开垦。

所以伊犁河谷如果完成彻底的、科学的开垦,这里产出的粮食供养整个西域不是问题。

伊犁河谷的天气大多数时候是阳光明媚的大太阳天,这是西域的特点,但伊犁河谷又不干燥,因为天山的水汽跟随伊犁河奔流而下,使得河谷内常年湿润。

薛绍看着广袤的土地上热烈明媚的阳光,还有天山脚下湿润的水汽,这里简直就是棉花种植的天堂。

在新安西城周边种植粮食作物,满足粮食需求。

在天山脚下、伊犁河上下游,可以遍植棉花。

到时那个棉花的产量不知该多么可观。

薛绍觉得想象一下都十分憧憬。

雪白的棉花盛放在伊犁河谷,整座河谷被白雪覆盖。

然后整座新安西城响彻纺织的机杼声,纺织业将成为新安西城的支柱产业,新安西城的人民全部为纺织业服务。

在高效的生产之下,大量的棉织品被生产出来,海量的棉布、棉花由新安西都护府的官方商队用四轮车被运往东边,运出伊犁河谷,继续往东去到乌垒、尉犁,再进入玉门关,去到敦煌。

商队在敦煌进行第一手贸易,然后沿着河西走廊东进,在酒泉、张掖、武威进行贸易。

然后商队运载棉织品进入关中,去到最后一站:长安城。

新安西城的商队会在长安西市租下最显眼的店面,出售棉布棉花。

比起绢布、丝绸要五百到八百文钱一匹,棉布一匹大概售价只要一百文钱。

从此棉布必定会对绢丝、裘皮等商品形成碾压式的竞争优势,新安西都护府生产的棉花将疯狂地往中原倾销,从此改变中原的纺织商品生态,廉价的棉布将让平民百姓都能够穿得暖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景象将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