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宾毕竟年轻,他神色严峻,语气中透露出紧张。
王海宾:我等此前谋划将吐蕃军队分别击破,恐怕难以实现!噶尔钦陵素有料敌先机的名声,他看来已经识破我军的动向!
王方翼的神色也严峻起来,说道:王副将说的是,本来我军谋划的是将敌军分别击破,只要实现两次大规模击破,敌军的士气必定大大受挫,我军便占尽优势。而如今敌军四万大军倾巢而来,这对我军形成碾压性的优势,我军如若正面迎战,恐怕凶多吉少。
薛绍此前和王方翼谋划的是在西域寻找吐蕃人的军队进行击破,比如再实现两次对万人规模的吐蕃军队击破,吐蕃军队的士气必定大受影响,如此一来,他们的征伐就成功大半,后续只待分别驱逐敌军。
但是没想到吐蕃人迅速地做出反应,没有给他们分别击破的机会,而是调动大军前来围剿。
可见吐蕃的统帅噶尔钦陵确实战略目光独到。
王海宾犹豫片刻,说道:大都护,末将提议撤兵,撤回玉门关。
王方翼也说道:大都护,王副将的提议在理,三千兵马,无论如何难敌四万敌军,还是撤兵吧。
薛绍看向旁边的尉犁小城城池。
他们在城外休整,没有进入尉犁城内。
薛绍:这座城池可以驻扎多少人?
王海宾:禀大都护,这座城池三千人不成问题。
王方翼:大都护的意思是在此地据守?
薛绍:正是,吐蕃大军倾巢而来,他们势大力沉,但势大也有一个坏处,就是难以掉头,我们改变策略,不与他们打运动战,咱们据守城池,待他们来攻。吐蕃大军以这般的规模来到,他们就非得攻下来不可,咱们如果能守住城池,就变被动为主动了。
王海宾:据守也是一个办法,但守着城池,如果城陷,那就是全军覆没
薛绍向王方翼问道:我们的辎重可以支撑多久?
王方翼:我们的人马精简,这城内城外的粮食充足,将粮食尽数收集进去,至少可以支撑两个月。
薛绍:白磷弹呢?
王方翼:每个兵士标配十五枚白磷弹,眼下平均每人用去三枚,还有十二枚。
薛绍:很好。有白磷弹,咱们心里就有底。传我帅令,全军搜集粮草,撤入尉犁城内准备据守。此外,派出五支斥候小队,前往碎叶传我帅令,命退守碎叶的五千唐军立刻前来尉犁增援。
王方翼和王海宾都心有犹疑,但是依然遵命,飞速下去发布帅令。
唐军三千将士立马在尉犁城周遭搜刮粮草,同时,唐军进入尉犁城内,驱赶城内人民,将尉犁城变成一座空城。
另外,王海宾挑出十五名熟悉西域地形道路的老兵,将他们分成五支小队,带上新任安西大都护的帅令飞马赶去碎叶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