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 2)

“还行吧。”

“你在看这本书吗?”女孩拿起了茵梦湖》对着我说。

“是的。”

“怎么样?”

“我觉得写得还算不错。关于一对恋人的爱情悲剧。”

“相对于喜剧,悲剧总能引起人的共鸣。”女孩说着,翻了翻那本书。

“是的,我们戏剧课的老师也常常这么说。”我用眼光扫描书架上书籍的名字,“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最经典的永远是悲剧。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

“你为什么会选择维罗妮卡选择去死》这本书呢,它有什么好的地方吗?”

“我在网上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是它的名字第一眼吸引到我。”女孩回答说。“然后我就点开了这本书的介绍,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我觉得很有意义,所以就突然想到买这本书。”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也惊讶竟然会有这种书,开始甚至觉得这是一本负能量的书籍呢。”女孩说道。

“我觉得观点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

“你的想法还真是独到。”

“那你觉得书籍被写出来的意义何在呢?”女孩看着我问道。

“书籍代表着一种思想,是一个人想法的具体化,也是一个人观点的传达者。作者创作它无非是为了让自己的观点保存下来,认清自己的思想,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的想法。就像将一块石头扔进水中,作者的核心思想是这块石头,而水面激起的涟漪就是这种思想的扩散效应。”

“嗯,有道理。”

“你在学校一定是个学霸吧?”

“谦虚了说不是。”

“那我还真是头一次见到这么能说会道的‘学渣’。”

“哈哈。”我歪着头笑了笑。

“你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吗?”女孩好奇地问道。

“比如说?”

“与别人不一样,或者说格格不入的爱好?”

“孤独,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做事算不算?”

“还真有喜欢孤独的人?”

“就像村上春树所说的那样‘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哦,原来这样。”

“你呢?你喜欢什么?”

“我嘛,喜欢怼别人,这算一种爱好吧,还有别人不喜欢的可能我都喜欢,是不是很另类?”

“其实没有什么另不另类,每个人生来都是特殊的个体,每个个体之间有着区别也是必然的现象。”

我在一个书架是上找到了书,递给女孩。

女孩坐在了里面的一个椅子上,静静地读了起来。

凌晨四点,女孩走到柜台前,“我就要这本书了。”

“好的。”

“你我推荐一本别的好看的书吧。”

“可是每个人所谓的好看不尽相同。”

“你认为好的就行,我相信你的直觉。”

我从书包里掏出了我已经看过数遍的挪威的森林》,“这个你看过吗,挺好看的。”

“没有,但我可以试着看看。”

“那么这两本书一共多少钱?”

“25元。”

“怎么这么便宜?”

“这本挪威的森林》是送你的,不要钱,我都看过很多遍了。”

“这怎么可以呢?”

“书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翻阅,而不是在我这里闲放着。”

“你真这么觉得?”

“嗯。”

女孩冲着我甜甜的一笑,“你这个人真是有趣。”

“有趣?有很多人说我无聊的很。”

“你是我见过的人中最有思想的。”

“谢谢你的夸奖。想喝点什么,我请你。”

“怎么能一直让你掏钱呢?”

“算是对你夸我的回报吧。”

“牛奶,加糖。”女孩笑了笑,回到座位上。

我和女孩又聊了一阵,天渐渐地亮了起来,风也小了些。女孩跟我道别后,就离开了书店。我看着女孩远去的背影,脑海中想起了若璃。再次回过神来的时候女孩已经不见了踪影。小猫走到门口喵喵地叫着,我把门打开了一个小缝,小猫便跳了出去,钻进了附近的一个小巷。后来我又碰到过几次这只小猫,它的家应该就在附近不远处。

清晨六点,阳光洒满了街道。我等待李哥到来,然后乘坐早晨的第一班公交车返回校区,吃过早点,便匆匆回到宿舍休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