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冬至春将来(1 / 2)

此间问道 叉叉超大号 1610 字 2021-05-20

据镇上人说,李家老头子,也就是如今李氏家主李铭的老爹本是大清的一名京官,也算的上是京城里说得上话的人物。

之后因为李家老头上书谏言,言语不逊,惹得龙颜大怒,遭到了“文字狱”的牵连,入狱便被赐死了。于是儿子李铭便携着家眷逃难于此。

虽说家族的风景大不如从前了,但无论是财力还是底蕴来说,在小镇上依旧是数一数二的。

但这些日子里,李家的大门通常整日禁闭,除了几个丫鬟和门房外出采购物件,也不见有其他人出门。

“爹,最近课业有许多疑惑,可否去找找苏先生?”李府后院的书房内,李雪霏抬着头有些胆怯地问道。

在学塾散学后,李铭每天都会在晨间和傍晚时分对李雪霏的课业进行短暂的纠查。但自己只能算阅历广些,是“半个读书人”,并非正儿八经的儒生,对书籍典义上的一些内容同样一知半解,不能完全解开李雪霏的疑惑。

“雪霏,去那边不太行…苏先生如今处境也不太好,县城那边好像要派人来查他了。”李铭想着最近镇上的风言风语,用这样的理由搪塞道。

李雪霏好像并不意外,点了点头,埋头继续看书。

李铭看着这样懂事、好学的女儿,心好似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刺了一下,无力感油然而生。

李家的真实情况李铭并未和任何镇上的人说过,也唯有一路相伴的老管事和那个患有隐疾,生下李雪霏便离世的妻子知道。

他叹了口气,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出了书房。

掩上门后,他缓缓地走下台阶,看向后院里的几处盆景与假山。李家后院虽不大,但算的上是个小花园了。

看着入冬之后草木枯寒的样子,心中之悲戚愈加强烈。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家主倒也不必如此忧心,祸福皆有我们扛下便可。”老管事不知何时来到了李铭的身边,出声安慰道。

“敬之,你说当年我若没有由着柳依胡来,如今的光景是否不同?”李铭掏出一柄短刀,紧紧地攥在手中。

“大小姐无错。”老管事躬身,语气斩钉截铁。

“谁?”李铭察觉到老管事面色有些许不对劲,便压低了嗓音问道。

“大汉国师,已被我请入了正厅。”老管事面色沉重地说道。

李铭眉头紧皱,抓着短刀的手青筋暴起。

随后二人一前一后横跨一步,瞬息来到了李府正厅。

“李家主,久仰!”大汉国师,也就是那名和叩关王斗了一阵法的萧姓老者。

李铭神色不善,出声道:“敢问大汉国师有何贵干?”

萧姓老者笑着说:“李家主不必紧张,老朽前来是为分忧而来。”

“哦?有意思,堂堂大汉为我这小镇上的富商分忧?”李铭戏谑道。

萧姓老者笑容依旧,说道:“天朝来人了。”

李铭闻言变色,短刀出鞘七分,刀气四溢,桌上的瓷器碗筷隐隐震动。

“李家主不必如此!你李家之事我大汉一直有所关注,或者说人境内的王朝皆有留心。”

“百年前天人交战,参与势力众多,我大汉与妖域邻近,虽未参战,但对柳依小姐之风姿亦心神向往!”萧姓老者拱了拱手,正色道。

“李家主,这些日子若是不嫌弃老朽,便由我来为小姐授业一二。”萧姓老师提议道。

由大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授业,这是天大的面子都求不来的,但李铭此刻仍是犹豫不决。

“萧国师能为小女赐教是我李家之幸,也是小女之幸,但……”李铭沉声道。

萧姓老者淡然一笑,好似看穿了李铭心中所想:“李家主无妨,天朝那边牵涉太多事了,如今已经有些自顾不暇了。”

“前些日子,天朝联手妖族欲意袭杀一子,无与天白都来了,还是没有成功。”萧姓老者对如今好似“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李铭说道。

“苏先生带着的那孩子?”李铭问道。

萧姓老者点了点头,说道:“这孩子与妖族有些牵连,而天朝与妖族合作应是一场买卖。那日除了无和天白,好似半步十五境都来了几人,甚至隐隐有十五境修士之争斗。老朽境界有差,再加上有局外三教高人遮蔽天机,我也看不真切。”

李铭面色铁青,如此的大势裹挟,已经不是他能够去染指的了。

“李家主,此局险象环生、扑朔迷离,但对李家或者说对于小姐来说或许是个机会。”萧姓老者轻声道。

李铭眉头稍展,面露期待神色。

萧姓老者继续道:“此局当前之变数在于火神与妖族以及许久没有出现的魔鬼二脉,天朝之人只会倾尽全力于火神传承的归属。所以,若是火中取栗,以我大汉之名义庇护小姐,再加上我朝卫国将军前些日子已至大清,天朝也不敢在这节骨眼上跟大汉翻脸。况且李家主境界虽失,但家主的能耐,老朽也是知晓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