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最终判死刑(2 / 2)

楚珺蔺喝的有些熏了:“谁说的,这件案子的人证那么多,哪里还需要我出去”

一旁的楚宁修道:“谁说的,都不如你说的来好!”

亲王有意装醉,楚君麒和楚宁修也不在意,只是叹了一口气,这王叔还是和以前一样,怕麻烦!

可这件事就在第二天,流传在了大街小巷。

于是当雷鸣到达虎丘的时候,差不多所有来此休闲的达官贵人们都已经知道,杨文新和段宇确实亲手打死了人,而且还是蔺亲王爷楚珺蔺亲眼所见

这种状况下,探蔺亲王口风的事情已经毫无意义,刑部尚书只好在心里暗叹一声:“扬大人啊扬大人,段将军啊段将军不是我不尽心帮你们,实在是你门儿子也太倒霉了一点”

按大楚国的律法,死刑犯只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固定的时间段里被处死,称为“春决”与“秋决”。当杨忠和段桓知道自己的儿子脱罪无望,只能被判死刑之后,便转而请求雷鸣拖延时间,延到春决之后再判,这样就能多活一些时日,指望再出现什么转机。

可是杨忠打的这个主意,肖远候又怎么会不清楚,他现在手中有了重量级的证人,京都舆情也是非常偏向他的,所以态度更是强硬,在刑部日逼夜逼,逼着开审。

几个皇子中,出除了五皇子不为所动以外,其他皇子都坐不住了,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三皇子楚宁远。

如今得了这个能打击楚天痕的机会,岂有轻易放过之理?于是暗暗串通御史连参数本,弹劾雷鸣怠忽职守,隐案不审。

而这个御史本来就与楚天痕有过节,现在有人找他合作,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没几天,刑部就有些撑不住了,誉王也觉得既然都决定杀了,多活半年也没有意义,所以默许了雷鸣,没几日就升了堂,人证物证匆匆过了一遍,判杨文新和段宇因私愤殴杀人命,当受斩首之刑。

案子判决后的第二天,杨忠就卧病在床,被太医诊断为神思昏绝,气脉不和,要静养,而反观段将军,虽然心痛,但好在他还有一子,这样一想,心也就没那么痛了。

此时正是年关时候,吏部要进行所有官员的评核绩考,拟定次年的降升奖罚之时

各地实缺官员也趁着新春拜年的机会,纷纷派人向京城送年礼;待缺候补的官员们也难得可以公然四处游走活动,以拜年为名疏通关系。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这都是吏部最忙的时候,杨忠这一病,局面顿时有几分混乱。

誉王的大部分额外收益都来自于吏部的人事任免权上,年关这样流水般收银子的机会,可不能因为吏部尚书的病而受到影响。

可是着急归着急,但杨忠又确实是被儿子的事给打击到了,并非装病,呵斥责骂都没有用,那人爬不起来就是爬不起来。誉王眼看着情况越来越糟,不得不召集自己的心腹,谋士们一起商讨如何为这个事情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