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三鞠躬(1 / 2)

我在古代当奸商 昊越 1866 字 2021-07-19

第二天清早刚刚起床,马秀英便过来了,还真是刀子嘴,豆腐心啊,说好的让郑乾一人面对沈润和阿若,这不,一大早,便来替郑乾想沈润和阿若“请罪”一番柔声细语,又弄得阿若哭了一鼻子,鼻涕眼泪抹得满床都是,好在一点,马秀英并没有像黛婆婆一样,区别对待,这让沈润心里略微好受了一些。

说话间,早餐端了上来:“小米粥?摊蛋?卷饼?”沈润口水都流下来了,以前在赵府的时候,小少爷的早餐便是如此丰盛,但可惜,自己只有看的份,没有吃的份。

饭菜一端过来,沈润和阿若便狼吞虎咽起来,看的马秀英又是一阵落泪,对于她来说,这只不过是普通早餐,可孩子们却吃得如此香甜,可见,流落街头,日子有多难过,看着沈润和阿若吃饭,嘴里还不住道:“真是可怜的孩子。”

在郑府的日子,那真是惬意自在,眨眼之间,4天便过去了,在黛婆婆的精心调养下,阿若的腿已经完全消肿,而沈润的伤势,虽然痊愈的慢些,但只要有人搀扶,依旧能够下地走路。

第五天一大早,沈润和阿若早早便洗漱干净,早早便站在院中,等候郑乾,原因无他,今天是疙瘩村死难者下葬的日子。

本来,按阿若的意思,是她和沈润自己回去祭拜一下就完事了,最近郑乾真的很忙,除了他们回来那天,花时间陪了会儿沈润和阿若,接下来的时间,虽然郑乾也去看沈润和阿若,但都是匆匆相见,匆匆离开,阿若根本不认为,郑乾有时间去疙瘩村祭拜死难者。

但沈润却不这么认为,在疙瘩村,郑乾便说过下葬的时候,自己会亲自到疙瘩村,在沈润心中,像郑乾这种级别的人物,是不会言而无信的,因此,沈润“力排众议”信心满满,早早便让阿若搀扶着自己,在院中等候,连最喜欢的早饭,都没来得及吃!

果不其然,太阳刚刚升起,郑乾便带着一队人马走了出来,所有人都是一身黑,一看,便是去参加葬礼,沈润见状,心中暗暗得意。

大老远,郑乾便打招呼道:“你们伤还没好,就不要过去了吧?我会把你们的好意,带给疙瘩村百姓的!”

没想到郑乾刚刚说完,一想乖巧的阿若道:“那不行,我哥哥也战死了,他的葬礼,我必须参加!”

沈润见状,赶紧表态:“那些都是我们的兄弟,不能不去!”

见两个小人儿信誓旦旦,郑乾是又好笑,又感动,可对沈润和阿若的身体,郑乾很不放心,便蹲下对阿若和沈润道:“去可以,但一定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能太过伤心!”

阿若赶紧点头,道:“郑大叔放心,陈六包围保安队时,我哥哥豁出命,让我和沈润逃跑,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不会轻易说死的!”

“说的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轻易说死!”郑乾哈哈一笑,对身边人道:“去,借用一下马小姐的马车。”

不到一刻钟,马秀英的马车便被牵了过来,亲眼看着沈润和阿若上了马车躺好,郑乾这才大手一挥,向疙瘩村出发。

待郑乾带着沈润和阿若来到疙瘩村,疙瘩村的村民已经准备妥当,放眼望去,整个疙瘩村一片缟素,而战死者的棺木,都是清一色的柏木棺材,看上去很上档次,这些棺木,还不是疙瘩村百姓能置办得起的,不用说,都是郑元境提供,看来,为化解疙瘩村对义军的仇恨,郑乾是下了血本了。

再仔细一看,疙瘩村竟然乌泱泱一片,全是人,沈润很诧异,疙瘩村哪来这么多人?拽过疙瘩村相熟的一个小伙伴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十里八乡的百姓,听说郑乾为疙瘩村保安队报了仇,并且会亲自参加保安队战死者的葬礼,都远远赶来,想要一睹郑将军风采。

听完这话,沈润不由惊叹:“郑大叔真是好手段,仅仅一个葬礼,便起到如此大的宣传效果,不仅要收买疙瘩村百姓,连带十里八乡的百姓,竟然也慕名而来,必须看看他接下来怎么做,这才是真正的本事啊!”刚刚想到这里,沈润便听到阿若撕心裂肺的哭声,定睛一看,阿若已经扑倒了阿黑子棺材上……沈润见状,赶紧过去安慰阿若,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阿若拉了起来,不断安慰阿若,直到哄得不哭了,这才带着阿若一一给挖瘩村死难者们上香。

沈润和阿若刚刚上完香,便听到郑乾慷慨激昂的讲话:“濠州义军,志在推翻元廷,为百姓做主,我郑某人,便是推翻元廷的一把利刃,疙瘩村遭受的不公待遇,我保证,以后的濠州,绝不会出现。

说到这里,郑乾便停了下来,留足时间,让百姓们讨论,感觉百姓们说的差不多了,郑乾便接着道:“义军想要推翻元廷,没有百姓支持,那便如同无根之目,无水之源,善待百姓,我们一定会做到,但也请百姓,给予我们一定的支持,赋税,我们会收,但我们只收元廷的一半,如果出现灾害,我濠州义军也会帮助百姓,我郑乾也是濠州人,也是苦哈哈出生,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滋味,一定不会让自己之下的百姓食不果腹……”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郑乾终于说到了正点:“……如今,濠州义军势单力孤,不仅需要百姓钱粮支持,也希望大家能踊跃参加义军,乱世出英雄,功名只向马上取,咱濠州人杰地灵,我希望将来新朝建立,能站满濠州一脉的大臣……”一番话说完,底下百姓已是激动不已,轻徭薄赋,百姓无疑会过得更好,参军博取功名,对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来说,更是改门换户,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

等郑乾下台,便有无数百姓,跑过来,向郑乾报名,年纪大些的,已经头发花白,年纪小的,甚至只跟沈润他们差不多大,场面热闹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