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成的小心思(2 / 2)

《华夏农业》的合作无疑是凤城大学在学术领域上迈出的第一步,只不过现在以及还有之前的奖励《华夏商科》都还没有正式的控制住。

现在《华夏商科》那边,李晨成只是简单的从学校派了两个代表,过去调查一下情况,并且进行一个接收,还没有进行大范围的变化。

但现在《华夏农业》这边儿合作肯定是要快速推进了,毕竟现在研究成果已经,到时候论文肯定是指日可待,说白了有成果外加实验数据,论文发表那还不是信手拈来。

如果技术都已经摆在面前了,相关的实验数据以及原理都告诉你了,你还是写不出来相关的论文的话,那你赶紧收拾包包走人吧。

毕竟这论文李成其实自己都会写,虽然说他不是农学专业的学生,但是论文的基本书写规则的还是知道的。

而且他的英语水平也不差,虽然说在学术领域。专业英语的局限性是很强的,很多名词都不是特别的清楚,不过有着系统的帮助,他相信这都不是什么难题。

但是是不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为这样一个全能的天才形象,李成还是有些迟疑。

不过他想了想,便释然了,如果没有人来当这个出头鸟的话,就只能她自己来当了。

就算当什么出头鸟的话,以前也没有办法躲避,毕竟这些技术的来源其实都是系统。

要给其他人怎么解释呢?也解释不通,再何况这些都是系统的奖励,学术领域上的东西也不可能白白送人,更何况来源就是一个大问题,这样跨时代意义的东西,怎么能够告诉别人呢?

所以李成想了想,没有立刻的把这个东西拿出来,更何况现在《华夏农业》那边的合作,虽然已经大体谈拢了。

但是具体的工作开展还是并没有进行的,现在凤城大学,只是组织了几个小组,准备过去《华夏农业》那边负责接收。

所以虽然说现在的合作已经开始了,但是实际上凤城大学,并没有彻底的接手《华夏农业》。

正好《华夏农业》那边的接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李成,这边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没有丝毫农学背景的研究生,虽然他是一个博士,但是他现在也需要给自己披上一点专业上的背书,毕竟先说成果不是从天而降的,更何况他看了看他这一次获得的系统奖励中的农业技术,可以说是跨时代意义的。

这样跨时代的农业研究成果的话,直接拿出去外面不会被人怀疑是有人在背后作祟,有人在背后帮他这个校长来写。

或者甚至会被有些人解读为他这个校长侵占学校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关于自己的名头,他这样到时候给谁都会解释不清了。

所以李成想着趁着这个空档,自己要不要去农学院多补充补充充充电。

当然,其实他还可以走一个更大的捷径,那就是凤城大学的农学研究生。他可以通过凤城大学,自己来给自己颁发农学硕士学位。

只不过有些不要脸了,严重的话还会被撤销硕士点的资格。

并且这样一定会被外界所质疑的,他并不想沾染上这样的名声。说自己用学校来为自己的履历上面镀金,所以他还是想要凭借自己的学习。

早早地拿出这项成果。当然在此之前,他也不可能让这样的成果流出去。

所以他想了很久,就算之后能够顺利的发表这样的论文。他也是决定想在凤城大学校内吃透相关的技术之后。在向外发出论文和相关的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