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国内的专家还是很贵啊,虽然说那些顾客不差钱,但是《华夏商科》也是想要赚更多的钱的,所以说他们就更加的想要降低成本,要知道省下来的就是赚到的。
所以说他们转而将目光转到了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头上,要知道就算是在国内,有着国家的大范围的补贴,可还是每年有很多的管理类学生难以承受高昂的相关学费,而陷入困境的。
这些学生可就是最好的廉价劳动力了,首先由《华夏商科》成立一个第三方的教育咨询公司,以这个公司的名义与这些迫切需要钱来支撑学业的贫困学生们签订合同,要求他们对公司提供的论文进行修改服务,也就是俗称的造假。
但是《华夏商科》可不会承认,在他们与这些贫困学生签订的合同中,对于合同内容以及对于论文内容都是高度保密的,要知道他们只不过是对于论文进行了所谓的“简单修改”。
“简单修改”意味着,这篇论文的著作权还是原来的那些富家公子哥的,可是实际上呢?
这些富家公子哥只要肯花钱,连论文题目都不需要准备,只需要花足够的钱提供给其他的教育咨询机构,就可以安心的等待所谓的经过修改的论文了。
这些穷学生拿到手的大概价格是两千元华夏币左右一篇论文的修改价格,可是这样的一篇全英文的论文当真正卖到那些富家公子哥手里的时候,可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那至少就是八万华夏币起步,上不封顶的一个价格了,这样的价格和利润,让《华夏商科》宁愿冒着被天下学术界所看不起的风险,也要干着一票。
毫无疑问,这样的手段使用了这么多年,《华夏商科》的赚钱能力可以说是业界公认的商业论文期刊第一名,不过这里说的只是华夏国内的限制商业管理类论文期刊的第一名。
要知道很多论文期刊都不是靠着这一块在大肆赚钱的,在他们看来这只是最低级的赚钱方式。
可哪怕是这样,《华夏商科》背后的资本们也是乐开了花,要知道这项服务远不止是表面上这么简单,这些金主公子们哪个不是背后有着强有力的企业家家庭在支撑。
这中间的关系网也让这背后的资本们趋之若鹜,很多时候这些企业家们也愿意与《华夏商科》这样的期刊机构交好,毕竟谁不想通过这样的手段给自己脸上镀金,谁又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拿到海外名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
回到国内之后,又是一段老爸英雄儿好汉的传奇佳话,可是只有知道这背后的内幕之后,才会明白这一切来的有多么无耻和可悲。
可是这让目前看着系统提供的这份所有权转让合同的李成,无疑是瞬间坐蜡,这玩意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好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