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公01
昭武十四年,除夕。
同州城上下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洋溢着热闹的气氛,连城外十里的风陵渡码头,都隐约能听见由城内传来的热闹。
渡口的小船上,身披黑色斗篷的男人一手拎着酒,另一手拿着竿子,稍一用力,船便晃晃悠悠的顺水而下。
“大风起兮云飞扬,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顾烈仰头灌下半壶酒,放声高唱起来,兴致来了,直接把竿子一扔,躺在船头,盯着冬日里难得云薄星密的天。
真是好兆头,一年雪下了两年。
躺着喝酒,不免酒入咽喉,呛得顾烈爬起来,翻身趴着,顾不得一身寒意,险些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真是不争气,才几日,就要去见阎王了。
想他一生戎马、征战四方,替当今天子平定天下,居然落得临死了,身边竟无半个人相送。
罢了,有满天星辰送他一程,也不枉人间走一遭。
——顾烈,我一定要做天下的王,让九州诸国,俯首称臣。
——好,我帮你。
顾烈平躺着,胸膛剧烈起伏,喘着粗气,盯着夜空,眼神逐渐放空,意识抽离前,下意识的抓紧了腰间的玉佩。
他有点想西京的女儿红了。
浑噩间,顾烈仿佛看到了西京上空的烟火,嗅到了女儿红的味道,钟声从城内传来,不过瞬间,天边一下让飞升上天的焰火照亮,顿时一片明亮,宛如白昼。
可惜他无缘再喝个尽兴。
……
一场万朝来贺的盛宴直至天明才告歇,西京上下解除宵禁三日,官民同乐,长安街连摆三日万人席,不分尊卑贵贱,有座即可入席。
含光殿内,刚换下朝服的楚昭炎坐在案后,手边还放着奏折,无心去看,只拿手撑着头,打算休息片刻。
耳边传来声响,楚昭炎听见动静睁眼看去,清醒了一些,只开口问。
“元宵前,大军可能到西京?”
“回陛下,传信说,大军日前已到同州,途径风陵渡,秦国公他——”高德躬身回答,说到这里时顿了一下,见楚昭炎已经端坐着,接着道:“秦国公说想重游故地,独自一人上了风陵渡。”
“他爱玩,那便让他多玩几日,同州距西京,至多也不过七日行程。”
“那李相在外求见——”
“不见。”
楚昭炎淡淡说了一句,挥手示意高德下去。
今日除夕,可惜今年少了顾烈陪着,说来,自两人相识,还未有一年不是在一处过的除夕。
从封为太子至今,已有二十年,一直到登基为帝,这期间,顾烈从未离开他这么长时间,至少有——
一年了吧。
高德应声时,抬头瞄了一眼楚昭炎,转身往外走,走至殿外时不由叹气。
当今楚王什么都好,就是至今膝下无子一点,天下已经传出不少谣言,甚至有人编造楚昭炎多年无子、孤身一人是这些年来杀戮的报应。
杀孽太重,注定一生孤寡。
什么报应、杀孽,那都是虚言,只不过是如今大楚后宫无一后妃,又如何能诞下子嗣,为皇室开枝散叶。
几年来,当朝宰相李寿已经数次提及立后、选妃一事,全被楚昭炎驳回,君臣对峙,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只是这回朝宴李寿又变相提及这事,险些闹得君臣不快,幸好有有人出来打岔,将话头岔开了去。
高德看向等候在一边的李寿,颇有些不好意思,低头道:
“李相,您先回去吧,陛下今日身子抱恙,怕是不会传召。”高德看一眼已逾花甲之年的李寿,不免劝道:“相爷若有心,不妨与王太傅相商后再行进谏,莫要伤了君臣关系。”
“听闻长公主近日会回京?”李寿没有接过话,反而问道:“长公主出嫁多年,这还是头一次回来。”
“算着日子,初七那日到。”
李寿点头,转身时不禁摇头叹气。
“有劳公公在陛下身边照顾。”
“是奴才分内之事。”
长公主回京?
高德心头一惊,暗暗叫苦,比起立后选妃,这可才是大麻烦。
朝野上下,谁不知道长公主楚昭和与楚昭炎姐弟不和,当年楚昭和远嫁,竟是不曾道别,十里红妆径直出了城门,楚昭和都没回头看一眼城墙上的楚昭炎。
至今除了姐弟两人外,并无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原本亲密无间的姐弟一夜间俩反目成仇。
高德快步回到含光殿外,隔着门朝里看了一眼,楚昭炎还站在那里,轻叹一声,转身守在门前。
天下一统,那是大好事。
只不过今年的除夕,少了个能和楚昭炎围炉闲聊的人,略显冷清。
半个月,顾烈失踪半个月了。
自大军从边塞班师回朝,途径同州,顾烈就不见了,仿佛世界上并无出现过这个人一样,楚昭炎下令掘地三尺也要把顾烈寻回,可至今还是毫无消息。
楚昭炎伏在案上,模糊间像是见到顾烈回来。
含光殿外,忽地响起一声惊呼:“长公主殿下,你不能进,陛下正在休息,请——”
“混账东西,让开!”
“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