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是八月,算来玉米即将要成熟了。
宋娇带着阿奶和来娣一起与张皓灵趁着沐休一起到了庄子里,散散心也看看玉米的长势。
米庄头的儿媳羞涩地搓着手拘谨地道:“不知东家要来,被褥平日都是晒好的,只是家里没有肉只有青菜。”
“无妨,上次买的那二十只鸡便杀只公鸡来吧,若是你有空也捉只猪来养,猪仔钱我出,待杀年猪时分你一半肉!”
米嫂子一脸欢喜的忙道:“有空!有空!到时只分些肉与我们过年就行啦,太太您总是带卤菜来,把孩子都吃馋啦,家里鸡蛋也是尽着我们吃。”
说完米嫂子就抹起眼泪赶忙去做饭,自家真是福运来啦,这新东家比原来的主家还厚道。
宋婆子还没见过玉米很是好奇:这地里竹结似的作物,竟然是棒子状顶部还有胡须!
若不是孙女阻止她,说拔了胡须或许就不长玉米粒啦,她真想掐下来看看。
“这玉米须待长好后,剥下来晒干煮水喝,还能止泻平喘呢。”
宋婆子唏嘘道,那得好好看着可别让人偷了。
米老头同自家老头子差不多年纪,却对自己点头哈腰满口老太太的,她心里很是不得劲同时满是自豪,以前是享大儿福,如今老了还能享大孙女福。
看看一旁的憨憨的小孙女,宋婆子拍拍来娣的手语重心长地道:“你最憨傻,却是最有福的!”
宋娇无法接话,只能抿着嘴笑。
来娣将头靠在奶奶身上撒娇蹭蹭,“我就是命好享福的,阿奶也命好!”
张皓灵不懂地里的活计,可不妨碍他听米庄头儿子米铺子给他细细介绍地里庄稼。
米庄头的孙女米粒跑来道:“太太,我娘说饭得啦,请太太回家吃饭呢。”
张皓灵看着奔跑的女孩身影,笑道:“怎么这女孩叫米粒,难不成那孙子叫米饭?”
“相公你真聪明,可不是嘛!我问了米庄头,他道他一辈子就盼着吃饱饭,本来儿子叫米铺子想着有吃不完的米面,哪知没用!便直接给孩子起名字叫米粒和米饭。”
宋家众人都被逗的哈哈大笑。
米粒回头看看东家一家也笑起来,她实在太高兴了,太太每次来都能吃上肉,还带着那什么饼干和蛋糕。
虽然太太说是店里做糕点剩的边角料,但是味道真好,村里本来瞧不起的她的孩子,因着这稀罕糕点都捧着她,也愿意带她一起玩了。
可爷爷说了:不能紧着玩,东家仁义自家更要把活干好。
刚才她用东家带来的糕点去村里,跟家里有鱼塘的孙小胖家换了一条草鱼回来,希望太太能喜欢。
她好想快点长大,便能去太太的店里帮忙,这样天天都能吃那些糕点的‘边角料’啦!
皇帝已在皇家庄园把全部的玉米种上了,按着张皓灵写的种植注意事项书,如今也是长势喜人。
因着太子良娣听宋娇道:新鲜玉米最好吃,便不再追讨她私自留下的十二根玉米棒子。
这不,宋娇提着装有十根新鲜玉米的花篮子,正往太子别苑去。
“良娣,这玉米您可以带着里面的皮一起煮味道更佳,玉米须若是晒干还能泡茶喝败火消肿的。”
李良娣盯着玉米瞧的欢喜,忙让人赶紧拿下去都煮了,宋娇拦着道:“良娣这玉米外皮若是不扒开,放阴凉处一两日是不会坏的。”
李良娣笑道:“这十根煮了孝敬太子两个,我自己两个,太子妃两个,我再送回娘家两个,还有两只送到皇上那里,哪里有剩下的。”
宋娇随口道:“良娣您这光送皇上不送皇后吗?太后呢?会不会患均不患寡呢?”
李良娣眉眼一挑道:“对呀!那就煮三根,我和太子一人一根,剩下的一根绿茵绿意分了吧!”
她那眼神明明就是:你家里肯定还有,你就吃自己的吧!
宋娇捏捏这只绣着金丝的荷包,里面搁着六只金花生!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好歹这次出门没亏本。
绿茵和绿意啃着半根玉米道:“良娣,这宋娘子挺好玩的,我见她看到金花生的眼神真是闪亮的毫不掩饰呢。”
李良娣噗嗤一声笑了,“她许是以为我白占她便宜,哪知道还能得点,便喜出望外了吧,这宋娘子是挺好玩的。”
又加了一句话,“比宫里那些假面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