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世子朱瞻坦一时惊疑,却没做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自己的父王。
本王还记得洪武三十五年的六月初一,你皇爷爷率军进至浦子口。
(洪武三十五年其实是建文四年,只不过永乐皇帝登基之后,抹去了这段尴尬的时间,把洪武年号延长了四年。)
当时我军形势一片大好,只要渡过江去,金陵便可收入囊中。
汉王朱高熙显然陷入回忆之中,只听其人徐徐说道:
可盛庸与徐辉祖还在顽抗,他们在浦子口设下伏击,竟困住了你皇爷爷的中军。
那一场仗打了足足一天一夜,你皇爷爷始终不能脱困,几乎要答应议和北归。
若真如此,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汉王朱高熙说道此处,脸上不知为何泛起莫名的神采,只听他继续说道:
到了六月初二,本王和靳荣带着一千番骑赶到,死死顶住了南军的攻势。
你皇爷爷得知我赶到之后,大为喜悦。他说我已经精疲力尽了,但我儿子还可以继续打下去。
本王正要率众厮杀,你皇爷爷拿起节钺,敲了敲我的背,又说了一句话:勉之,世子多疾!
讲到这里,汉王朱高熙的调门突然升高,像是发泄似的,声嘶力竭地大喊:勉之,世子多疾!勉之,世子多疾!
坦儿,你知道这是何意吗?汉王朱高熙满目通红的问道。
汉王世子朱瞻坦见状不由吓得后退数步,呐呐不敢言。
你要加油啊,你大哥身体不太好。汉王朱高熙自顾自的说道。
当时我非常振奋,打起仗来如同添加了无穷的力量,一口气击破了南军的防守,打开了局面。
靖难之役最终功成,那都是我的功劳!汉王朱高熙亢奋说道。
呵呵
勉之,世子多疾!
这是一句多么危险,又多么有诱惑力的劝勉啊。
若没有这句话,本王也就安心去做一位藩王,舒舒服服地度过此生。
可你皇爷爷偏偏要这么说,他解开了我心中的锁链,放出了猛虎!
汉王朱高熙看着自己儿子,萧索说道:
从那以后,每一次见到兄长朱高炽,我脑海里都在盘旋着这一番话,无法驱除,无法忘掉。
从世子多疾,等到了太子多疾,从太子多疾,等到了天子多疾。
这二十三年来,它每晚都会在我的脑海里盘旋。
勉之,世子多疾!
勉之,世子多疾!
简直如魔怔一般,让我夜不成寐。汉王朱高熙渐渐平复情绪继续说道:
那些文官都弹劾过我,说我暴戾恣睢,说我横行霸道。
可他们有谁去深究过,到底是谁把我折磨成这样的?
汉王朱高熙说道此处再次抚摸着汉王世子朱瞻坦的后背说道:
这一切,都要怪你的皇爷爷!
他既无改嗣之心,为何又给了我一个希望!
给了我希望,为何又要将其断绝!
他放出了我心中的猛虎,任由它咆哮,却不喂食,如果我不做点什么,迟早会被这句话折磨疯掉。
我能怎么办?
猛虎无人喂食,就只能自行下山,择人而噬!
父王,孩儿从没想到你心中这样苦呀!汉王世子朱瞻坦听完了汉王的话,早已泣不成声。
苦嘛!汉王朱高熙失笑道本王竟然都习惯了
可是,父王,现在不是伤感的时候哎!汉王世子朱瞻坦依旧劝解道我们还是速速返回乐安吧!
只要父王安全回去了。汉王世子朱瞻坦继续说道到那时,凭借着父王的威望,我们再好好谋划一番。
说不定,最后能成功了。汉王世子朱瞻坦咬牙说道。
罢了汉王朱高熙望着眼前自家儿子那殷切恳求的眼光,不由叹了口气,说道r>
那便回吧!
汉王朱高熙重新上马来,遥望京师,在马上狠狠说道终有一日,本王要带着千军万马踏平这里。
话罢,汉王朱高熙一马当先,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