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筑基(九)三月归山(1 / 2)

十一月上旬。

洞穴中。

暗影处,一巨蟒悬空而起,而非盘踞,底部有磐音发出,在这空洞中往复回响,让人不寒而栗。

巨蟒体粗如百年大树,背长三四翅翼,呼扇呼扇,将整个蟒体悬在空中。

这便是传说当中的“鸣蛇”。

鸣蛇:

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大体如蛇,但有四翼,发磐磐之音。

相传,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鸣蛇的样子像蛇,却长着两对翅膀,其鸣声有如钟磬般响亮。

鸣蛇更是灾蛇,是大旱的征兆。

此刻,面对如此凶兽,何泽大呼:“小满,起剑!”

曹小满不敢耽搁,立马取出背在身后的用布包裹的物件。

那包裹的物件其实是件“匣子”,长四尺三寸,宽两尺一寸,厚五寸有余,通体红面,质如红木,拉开盖板,里面正藏着三把剑,曹小满取出一剑,掷出到何泽面前。

“哥哥,接剑!”

剑还未落,人也未动。

“小满,藏好了!”

话音刚落,人已踏出十步,持剑杀出,道道剑影,凌厉无比。

如此坚决,正如他带兵打仗,冲锋陷阵之时,即使是面对的是比自己还要巨大数倍的敌人,也是毫无畏惧的冲向前去。

这可是他见过三千骑兵崩溃后,所感应出来的心境。

当年,面对西域巨象时,何泽也是有过胆怯的,三千骑兵被数十只大象打得是丢盔卸甲,死伤过半,敌人却是全身而退。

三千骑兵带着不惧渴死的勇气,横穿过千里黄沙,却在面对西域巨象时,变得无力,犹如蝼蚁一般,被敌人踩在脚下,慢慢碾死。

三千勇士为了保证储君的撤离,誓死护主,只是留下姓名的旗帜,尸骨埋在了荒漠之下。

若不何泽是天命之子,坠下山崖时,落到了一横生树木上,这才不至于摔得个粉身碎骨。

回到大泽国后,卧薪尝胆,研究出对付西域巨象的方法,再到荒漠,寻回三千亡魂。

那一战,何泽一马当先,一道金光贯穿巨象的心脏。

就如同此时,何泽打出的道道金光,轰在“鸣蛇”七寸之处。

“蛇有七寸,在头之下,腹之上,觑得清,击得重,制其要害之处,得之矣。”

教书先生曾经的指导,让何泽灵光乍现。

既然它也是蛇类,那就打蛇七寸。

教书先生说过:“所谓七寸,其实就是“弱点”,其实“七寸“指的是一个笼统的部位,就是蛇的心脏部位,要是蛇不到七寸,就照着蛇的腹部打。蛇头后的颈部的地方只是蛇的三寸,打了以后蛇只会昏死一段时间,不是真的死。因为打了三寸后蛇头部会马上缺血,所以会暂时昏死一段时间,但不是很长,所以最好打蛇的腹部。”

此刻的何泽,正是全力的击打着“鸣蛇”的腹部。

“鸣蛇”被打得生疼,发出急促的磐磐之音,嗡嗡作响,震天动地,让人不得停下动作,定在原地,紧接着,无数“小蛇妖”从洞穴顶上掉落下来。

探出“鸣蛇”的七寸后,何泽迅速近身。

“练气境——虎命绝影剑!”

十一月中旬。

拖着一身破旧和伤痕,何泽和曹小满回到了“双泉镇”。

酒馆里,一位素衣妇人正在焦急的等待,对位的仙子不紧不慢的吃着小食,送下酒水。

“安啦,你丈夫会平安回来了。”

“大仙,他们都出去已经十五日了,为什么还不归来?”

惊奇仙子想想编个什么理由,说道:“可能路途遥远,一去一回的,路上说不定被什么事情耽搁了也有,只不过费点时日,等等就好。”

说完,就微笑着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

其实,惊奇仙子的想法是:可能是骨头被凶兽分了很多份,啃得七零八落的,难以凑成一块,徒弟和徒孙正努力的找。希望他们能尽量的找回,毕竟,普通人家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来了!他们回来了!”

妇人激动的起身,赶忙迎了出去,惊奇仙子转身看去,看到了一脸疲惫的何泽,一脸哭丧样的曹小满,还有他抱着的黑布包裹。

妇人跪在地上,掩面而泣,周遭人群都来劝慰几句。

何泽也看到了惊奇仙子,摇了摇头,惊奇仙子预想到的结果还是发生了。

当夜,双泉镇里,哀声一片。

唢呐一声响,不是拜堂,就是升天。

曲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

身上有伤的何泽没去参加悼宴,坐在客栈房间里,安静的依靠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景象。

白色的布条,挂在院落里的枯树上,唢呐声声响,沉重而凄凉。

周围邻居前来悼念,香火炉上的烟火未曾断绝。

这里的白事世俗跟何泽自己见识过的,还是有些区别。

“哥哥,我拿饭来了。”

门外,曹小满叫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