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章 蝶嗅青梅(1 / 2)

简泊南站在刑部的密室之中,在他的周围,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卷宗。

自开国以来,刑部历年的卷宗都在这里。

前面那些架子上摆着的卷宗还算是干净,越往后走,那些卷宗之上就都铺满了或者细密或者厚实的灰尘。

但是有一个卷宗是例外。

那就是十三年前,皇帝明诏处死的御史大夫徐墨岚的卷宗。

这本卷宗放在这里,已经有十三年零七个月,但是他几乎每隔半个月,就会来这里看一次。

原因很简单,和石宗瑞一样,徐墨岚也是他的至交好友。

他们两人的相识是在石宗瑞和徐墨岚相识很久之后。

他们是在翰林院之中结识的,结识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心爱的一本书,无意之间被落在了翰林院清湖庭,碰巧被徐墨岚捡到,四处走访,终于找到了他,物归原主。

两人借着这个机会一番攀谈,十分投契,自此引为一生挚友,只不过,君子之交淡如水,虽然当官之后都在这王都之中做事,但是素日里却没有和石宗瑞那样密切的来往,所以,两人之间的感情,很少有人知道。

如今御史台明面上保持中立,但是大家心底都清楚,御史台之中绝大部分的官员都是支持六皇子的,而六部之中的吏部和刑部也是一样。

虽然皇后本人因为和德妃之间的关系,向着四皇子,但是前太子当年在朝堂之上留下来的势力却被一分为二,一部分选择了继续追随皇后支持的四皇子,还有一部分,则是在这些年之中,陆陆续续地进入了那六皇子的麾下!

而他简泊南和徐墨岚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知道战队的重要性。

在这个关于皇位的争斗之中,没有人可以永远独善其身,保持中立,朝堂上的那些官员,或者是明着战队,或者是暗地里各有偏向,总而言之,可以一直保持骑墙之势的人少之又少!

即便是手握重兵,自己也武艺超群的神猎军首领云旌猎,也一样要在这个大世之中选择一个自己支持的主君。

也只有那个手握十万禁军的统领,掌控着整个皇城的安危,关乎到皇帝陛下自己的身家性命的素问和他的禁军,在皇帝活着的时候,是绝对不容他人染指的!

其他的,不管是大小官员,还是军队之中的将领,自己所处的职位越重要,战队的需要就越高。

如果一直都向徐墨岚那样,在没有背景,没有特殊的情况之下,硬要选择独善其身,那么结果就是,只能够在三方势力的夹缝之中挣扎求生,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整个皇权的争斗,乃是整个王朝之中最高权利的争斗,如果只求安稳的话,每一个人都想要作壁上观,可是到头来他们就会发现,根本做不到。

因为那些手握大权的人,向来都是得不到就要毁掉的想法!

如果没有人护着你,你的位置又偏巧被人盯上了的话,你若是不选择一方势力进行庇护,那么最后就一定会在别人的暗算之中丢掉官帽子甚至直接丢掉性命!

早年他就曾经趁着偶尔碰面的机会提点过一二,奈何那个徐墨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只想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真君子,不愿自身有一点的瑕疵。

他知道,徐墨岚并非是一个笨人。

他大概知道轻重也知道可能会有的后果,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那一条丝毫容不下自己的路。

徐墨岚在御史台当官二十一年,掌举百僚,推鞫狱讼,丝毫不避讳权贵宗亲,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从一个小小的巡城御史,到监察御史,到御史中丞,最后再到御史大夫,正好赶上了皇帝陛下清明勤政的那些年,运气还算不错,硬生生地凭借着这个又臭又硬的性子,一步一步地掌管了御史台,成为了朝廷之上说话最有分量的言官。

他和并州刺史林崇吉之间的恩怨,说起来,还和自己有一点点的关系。

早年在朝堂之上,林崇吉也是个风云人物。

并州刺史,天子脚下,原本是后晋王朝五个州之中,实权最小的刺史,而且要处理京畿之事,是个非常棘手的官位,皇帝当年拗不过贵妃的多次央求,故意给了林崇吉这么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原本的意思就是想要他知难而退,毕竟后宫福泽绵延到宫外,大部分的时候都只是给些银两,田地,还有一些俸禄丰厚却没有什么实权的官位,这样,一般的外戚也就心满意足了,毕竟,大家都只是求个富贵康安即可。

可是贵妃不同,她想要自己的弟弟的位置可以更高一些,最好手中要有实权,故而当年才出此下策,却不曾想到,那林崇吉果有才干,把那个实权没有多大,而且位置极为尴尬的并州刺史当得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就连并州,天子脚下的老百姓,都十分爱戴这么一个父母官!

皇帝陛下心中对此虽然有些不爽,但是也无话可说,毕竟,人家把并州打理的风调雨顺,百姓和乐,自己就算是想要借口把这个小舅子给撤掉,那些老百姓也不会买账!

非但如此,这些年,皇帝陛下还一直都在有意无意地压着那林崇吉,不让他的位置再往上面走。

因为,前朝大明之所以倒霉,问题就出在外戚和宦官的身上,所以,后晋这一朝三百多年下来,几个皇帝一直都在着力限制外戚和宦官的权利。

事实上,虽然他十分年轻,但是以林崇吉的能力,作为六部之中的一部首相都已经是绰绰有余。

可是皇帝就是不愿意用他。

原因也很简单,大明王朝的丽妃,同样是一个和当朝的林贵妃一样祸国殃民的美人,她的美,在当时便被时任称为‘只应天上有,’甚至有一次伴驾出游,被不懂事的小孩称作玄女娘娘!

大明的国君寿王十分的宠幸她,连带着她的家族也一样鸡犬升天。

对于丽妃来说,更加幸运的是,她还有一个十分有才华的哥哥,寿王爱屋及乌,给了那个国舅极高的官位,让他得以一路进入内阁,最终做到了丞相的位置上。

这大明王朝,几乎被他们兄妹俩撑起了半边天。

结果就是,当那国舅逐渐做大,到了意图等上王位,自成新君的时候,已经尾大不掉,根本没有办法处理了!

而大明王朝的国舅,正是当下后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姬纯星。

这后晋王朝本身就来路不正,所以多年来,前面的几朝皇帝甚至都干脆不怎么贪恋女色,尤其是前两朝的治明皇帝,一辈子就只娶了一个妻子,那就是他的皇后,后宫之中宫女无数,却再也没有一个嫔妃!

即便是当朝,皇帝陛下早年励精图治,身边也不过就跟着皇后和贤妃两人,贤妃正是当年的王妃,而皇后,则是那个最后一锤定音,帮助他坐上王位的人。

这些年励精图治,王朝的气象在天禄二十一年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

先是在西边和西戎打了一场,收回了甘州和青州损失的三千里疆域,又在南边打下了楚国一州之地,改名成为泽州,基本上恢复了寿王统治之前,大明王朝的版图。

而这些年,有四皇子在王朝西线之上一路推进,西戎的版图也在一点一点的收缩,被后晋王朝蚕食。

北方的北燕王朝素来兵强马壮,但是,后晋王朝两支军队,区区十六万人,就已经把北燕的大军死死地挡在了国门之外!

东线的北齐,乃是周遭几个王朝之中最为富庶的一个,但是也只不过是堪堪与后晋王朝维持了一个均势而已。

早在三百年前,大明王朝覆灭,后晋王朝初步建立的时候,四周的国家每一个都在虎视眈眈地觊觎这块土地,但是到了当下,他们非但没有能力把后晋王朝的疆土全部都收入自己的麾下,而且,还多多少少地损失了一部分的土地和百姓,足可见当朝皇帝早年时候,整个王朝的盛况!

但还是那句话,月盈则缺,水满则溢。

老皇帝在皇位之上大放光彩,造就了王朝至今以来不曾有过的盛况,年纪稍微大一些的时候,自然也就动了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的心思!

选秀的时候,他看中了倾国倾城的秀女林乐瑶,并且在几年的时间之内一路将她捧到了一个可以与皇后扳一扳手腕的地步,自己也在美色之中渐渐地放松了自己早年开疆扩土的决心!

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即便迷恋美色二十年,却也不曾有一日耽误了王朝的政事。

只是,他终究已经老了。

精力和活力都大不如前。

早年在王朝之中推行的法度,还有士农工商的律令,到了此间都渐渐的开始有些不符合当下的国情,有道是盛极必衰,在后面的这二十多年里,后晋王朝就一点一点地开始从巅峰滑落!

给予刺史过多的权利,还有前朝通判这个半监察半实权的位置的实权的流失,就导致地方上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的严重,并且,刺史几乎一家独大,成为了地方上的土皇帝,王朝的税收在这二十年的时间之中不断的下滑,到了当下,比起全盛的时候已经缩水了将近一半。

虽然即便只是一半,比起建国之初也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在明眼人看来,大家都清楚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皇帝陛下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所以,后来的这些年,他也一直都想要在地方上推行一套新的土地政策,但是,改革尝试了很多次,方法也尝试了很多种,无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效果看不到多少,百姓的生活反倒一天一天的不如以前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老皇帝这些年上朝的时候,心情也不大好。

可是他已经老了,没有那个精力像年轻的时候一样,亲自地跑到王朝之中的每一个地方,去实地观察,了解情况,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度,确保分封之外的土地可以最大限度地流入百姓的手中!

得用的人也不是没有,可偏巧这些个人他一个都不敢用。

林崇吉是个好手,可惜同样是个外戚,若是让他得了更多的功劳和威望,老皇帝难免担心自己会步那大明寿王的后尘。

四皇子同样有能力,可是他在边疆之上镇守,一来没有那个时间回来,二来他手中的权利已经足以让皇帝陛下自己忌惮了,若是再建奇功,难免在自己有生之年就可以直接威胁到皇帝的宝座!

当然,都是自己的儿子,其实在老皇帝看来,只要有那个能力可以坐稳江山,哪一个儿子去座都是可以的。

可是,他们绝对不能够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具备这样的能力。

同样是前车之鉴。

当年作为排行第五的皇子,他本身也是不具备皇位的正当继承权的,可是,老皇帝还没有驾崩,他就已经韬光养晦,具备了极为强大的实力。

在继承权夺取无望的情况之下,他自己直接发动政变,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整个王城,成功地登上了至尊的宝座!

四皇子手中的力量之强,皇帝陛下十分清楚,所以,派遣他去做那个处理王朝土地兼并问题的主事人,他一样是不能放心的。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

若是他把事情做成了,回来之后,该如何封赏?

钱财?

掌管钱财的户部都在他的手里,稍微抠抠索索一些,一年下来就不知道能够省出多少钱?

势力?

地盘?

整个青州,还有甘州西部说白了都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加上云旌猎,如果他想的话,两人合兵一处,南下把泽州的许攸和左周道吞掉都没什么问题!

四皇子自己当下就已经有些尾大不掉了,若不是因为德妃这个人武功虽高,却心地善良,一直以来对于皇帝都算是恭顺,还有皇后的意思也不能不考虑一下的话,他都有些想要动一动自己这个儿子了!

至于六皇子,这些年来声名鹊起,在朝在野令名远播,而且为人十分的低调,乃是众皇子之中最为像他的一个。

可是,对于贤妃,那个早年陪他一路风雨走过来的结发妻子,虽然如今已然和他一样,垂垂老矣,但是因为那些年的亏欠造成的夫妻之间的隔阂,让他有些不敢把这个事情,连带着这个位置交给到六皇子的手中。

四十多年之前,原本许诺给她的皇后之位,在等上王位之后,自己不曾给他。

如今的太子之位,他就更加不敢给了!

那个儿子和他的母亲在自己盛年的时候备受冷落,后来先是皇后刻意的打压,然后又是林贵妃满不在乎的奚落,若是他等上了位,史书之上究竟会给自己留下一个怎样的骂名,甚至是自己到时候能不能有一个善终,他都不清楚。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最后,才会把那个最不应该坐上东宫之位的老十三拉上了皇太子的宝座!

十三虽然大年之后也才刚刚十岁,但是太子三师这三位从一品的实权官员,就这样直接被他用一顶官帽子给扣到了林贵妃林乐瑶和国舅林崇吉的阵营之中,加上他们这些年掌控的礼部和工部,勉强能够在朝堂之上,和四皇子,六皇子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

至于到了最后,这皇帝的位置到底留给谁做,那就看这三个人在他生命最后的这些年,各自表现出来的成绩了!

即便是那个最不想给他皇位的六皇子,老皇帝也并没有在心中直接给他在皇权的争夺之中判死刑,而是决定公平对待!

就像他当年一样,并非一定要发动政变,逼宫夺位,只是想要自己的父皇能够公平一些,择优拔擢,仅此而已。

如今平衡既然已经形成,这处理土地兼并的事情,不管交给哪一方,都会引起另外两方的反弹,这才是皇帝头疼的地方。

王朝之中,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缺少的,不过是一个可以不打破三方平衡的人而已。

可是,正如那简泊南所想的那样,可以三边都不靠,却还能够在王朝之中站稳脚跟的人,还真的就没有几个!

自己可以选择的范围,就只有两个圈子。

第一个,就是在翰林院之中的那些,还没能找到坐师的寒门学子,或者在六部之中不受重用,不被待见的边缘人物。

第二个,就是自己的亲族。

正因为皇族,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可以不必在这场乱局之中一定选择哪一方站队,他们只需要待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富贵闲人的生活就好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之中就一定没有有能力的人存在。

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和徐墨岚一样,硬骨头,不愿违背自己原则的直脾气,所以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之中不受待见,还有一些,则是虽然有能力,但是根本就没有野心,就像自己那个弟弟一样,只想着游山玩水,享受生活的人。

而在这些人之中,自己只需要挑选出一个来,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王权为他开路,王朝地方上土地兼并的事情,也未必就没有办法解决!

虽然后半生渐渐地开始享受那种作为天下之主的快乐,但是他也不想做一个前盛后衰的皇帝,让人嘲笑晚节不保,既然朝堂上已经出现了三股势力,那么再来一股暂时由自己全盘掌控的势力,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