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山水客栈。
“听说了吗?”
“什么?”
“据说,这段时间宫中闹鬼,娘娘夜夜被鬼魂侵扰,不得安眠。”
“娘娘?”
“宫中有那么多的娘娘,你说的是哪一个?”
“还能有哪一个,这些年来,在皇帝陛下面前,最受宠的,当然是贵妃娘娘!”
“林贵妃?”
“难道我们后晋王朝当下还有第二个贵妃吗?”
“胡说,皇宫乃是真龙之渊,天下气运汇集之地,怎么可能有什么鬼魂出现?”
“这你就不明白了吧?”
“这人分三六九等,肉有五花三层,不同的鬼魂也是有级别的划分的,普通的鬼魂只要一靠近皇宫之中的龙气,就会在一瞬间灰飞烟灭,但是这个鬼魂不一样,他是传说之中的鬼将,除非是皇帝陛下身上的真龙之气,否则的话,普通的龙气是没有办法伤害到他的!”
“可他为什么会缠上贵妃娘娘呢?”
“这就要从星海夜珠丢失的事情开始说起了。”
“哦,传说中,前段时间宫中出现过一个大盗,在宝光阁,崇风阁附近出没,偷走了不少的宝物,皇帝陛下的缉捕令,到现在都还没有撤回去呢,你是说,那个家伙,也偷了贵妃娘娘的东西?”
“星海夜珠的价值,传说中可不比宝光阁里面的任何一件宝物便宜,那大盗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皇宫之中本身就是为了偷盗财宝,既然贵妃娘娘手里的星海夜珠最为珍贵,他怎么可能放过?”
“不是有人说,在皇宫之中,藏着两个绝世高手吗,有他们两个坐镇,就连号称天下第一的太史孤,都不敢闯皇宫那个大盗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那些大高手也有他们自己的尊严,不是随随便便有什么样的人进入皇宫之中,都会受到他们的重视的。”
“是啊,人家太史孤,好歹是无生榜之上排名第一,天下人也公认的第一高手,是个实打实的大人物,那个大盗呢?说好听一些是个大盗,说的不好听一些,其实就只是一个小毛贼而已,试想一下,堂堂无念境,无玄境的存在,又怎么会对一个小偷出手呢?”
“说的也是,若是堂堂一个无念境的存在,却在一个盗贼出现的时候,需要出手去制止,那丢的就不仅仅是那些个大高手的脸,而是整个皇室的脸了!”
“那是当然的,”偌大的一个皇宫之中,明里暗里的高手无数,甚至还有十万禁军,甚至于,那禁军统领素问本身也是一个可以排入无生榜之上的存在,三个大高手,十万禁军,还有数之不尽的死士,竟然连一个小偷的影子都摸不着,自然皇室的脸面也跟着丢了!
“那个贵妃娘娘也是倒霉,刚刚才丢了自己最心爱的星海夜珠,据说那个在宫中专门负责为她调理身体的太医也跟着辞官了,他辞官不久之后,那贵妃娘娘就生了病,好不容易病好了,又遇上了鬼魂骚扰,真的是不得一日的安宁!”
“何止啊,前段时间,宫中不断有言官弹劾,说是国舅林崇吉贪污,紧接着,一大片原本站在贵妃娘娘他们这边的官员竟然直接倒向了六皇子,也不知道她这段时间是怎样度过的!”
“最可怜的是那个小太子呀,从出生开始,母亲就努力为他争到了一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位置,如今却被四皇子和六皇子两个人动摇了,孤儿寡母,实在是可怜!”
“有什么好可怜的!盛世贵妃,一生荣华,比起我们不知道要好多少,别的不说,就仅仅是一日之间,贵妃的花销用度,都不是我们这些人一年的收入可比的,你担心人家的时候,搞不好人家正在嘲笑我们这些穷鬼呢?”
“那倒也是!不过,她们姐弟两个现在的处境的确是很糟糕的!”
“年老色衰,色衰爱驰,爱驰恩减,恩减位移,那十三皇子当下这个太子的位置,我怕也是做不了多长的时间喽!”
“是啊,谁让那贵妃出生的时间早了那么十年呢,若是她如今只有二十七岁,而她的子嗣如今也是太子的话,那么这个太子的位置,我估计就可以保留到老皇帝驾崩的时候,到时候,登基为王,掌握大宝就顺理成章!”
“切,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说登基为王就登基为王,说继承大宝,就继承大宝?”
“是啊,皇帝陛下是一个心思深沉的人,他的心中自有打算,即便如今太子的位置,是那个十三皇子在做,将来他也不一定还能够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之上,更不用说,旁边还有两个实力雄厚的皇子在虎视眈眈,贵妃一介女流,本身的能力有限,那个国舅爷虽然非常有手段,但是他毕竟势单力孤,而且还受到了老皇帝的压制,这些年来想要出头也没有那么容易!”
“这倒也是,不过,说来说去,这究竟关咱们这些人什么事情呢,就不要杞人忧天了,不管是皇位更替,还是王朝更迭,都和咱么你这些小老百姓没有关系,说到底,我们也只是一些升斗小民而已,城投更换大王旗,我们这些老百姓还是老百姓,只要安安分分的过咱们的小日子啊,就算是天塌下来,都不用管呢!”
“说的有理,就单单凭借着这句话,就值得我们兄弟敬你一杯!”
说完,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桌子边上,四个人推杯换盏,渐入微醺之境。
而在四个人所在的桌子的边上,一个人正默默地喝着酒,桌子上摆着的小菜他一样也没有吃,只是,他的脸色渐渐地变得有些阴沉!
他从自己的袖子里取出了一些银子,悄然放在了桌面之上,旋即起身,丢掉了自己的包裹,直接朝着客栈外面而去。
外面风雨交加,他一个人,一把剑,一匹马,顺着官道,笔直地朝着北方而去。
月色被掩盖在乌云之下,黑色的天幕之上,仿佛有一只巨大的独眼在注视着这人世间的一切,而如今,那一只眼睛,似乎就落在了这个骑白马的人的身上。
姜念最近的心情还算是不错,因为这一次的计划基本上都是王虹薇一手制定,他不过是来看场子的,只要计划不出问题,他甚至可以在曹邺的府邸之中晚上一两个月,然后再拍拍屁股,回到自己如今的家乡云州。
当然,按照邬浅浅的说法,他之前甚至不是后晋王朝的人,但是,这对于姜念来说,都不算什么,坚定地相信自己只是一个穿越者的姜念,在这个世界之上,对于云州这个地方最为熟悉,所以他愿意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那么这里,就算是自己的家了!
不过,云州这片地方,最近也不算是安宁。
在大明王朝的时候,云州其实只有当下一半不够的面积,剩下的那一半,乃是燕国的疆域。
天下有关隘号称是幽云十六州,本身就都是燕国的范围,但是在这三百年来,云州疆域逐步地被后晋王朝侵蚀,如今已经有十分之九的疆域落入了后晋王朝的范围之内,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燕国如今也改名为北燕,因为他们的王认为,北燕已经不再拥有当年燕国所有的疆域,所以不配直接以燕国二字冠之。
但是,当下的燕国,也并没有之前那么羸弱,因为新的皇帝等上了自己的位置之后,励精图治,一直都虎视眈眈,想要把云州这个原本就属于燕国的疆域,重新纳入自己的麾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下的燕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励精图治,君臣一心,上下同力,已经渐入佳境,到了一个政通人和的地步,因此,虽然国土面积,小了将近四分之一,但是整个王朝国库,比起当年的大燕王朝最为繁盛的时候都不遑多让!
如今的北燕兵强马壮,屡次兴兵进犯云州,想要攻下云州,重新恢复当年大燕的盛世繁华!
因此,北方的军队在最近的这二十年,乃是作战频率最高,死伤概率最大,升官的速度最快的地方。
很多选择参军的百姓,都非常想要加入这里,因为在王朝的东北战线之上,战争已经打了二十多年,为整个王朝培养出了一大批的人才,这里的军队乃是整个王朝,除了禁军之外,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而且,在这里,很少会有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哥来,军队纪律严明,升官的途径十分单一而且公正,那就是战功!
只要在沙场之上能够建立战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虽然死亡率更高了一些,但是那些平民老百姓家的孩子,不管是在哪里参军,死亡率都不会太低,若是到了别的战线之上,自己建立出来的战功,还要被那些军官还有世家大族送来的那些根本就不会打仗的孩子略对一空,简直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炮灰,但是在这东北战线之上,战争激烈,伤亡惨重,王朝之中的世家大族很少会把自己的家人送到这里来历练,所以,战功什么的,都可以按照规则来,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反倒是打开了一条可以直接通天的道路!
那些参军的少年们,看到自己真的有加官进爵的希望,情绪十分的高涨,在战场之上,发挥出来的战力也理所应当的就比在其他的地方更高。
在南线,有名将左周道,在西线,有神猎军的统领云旌猎,在西线之上,有四皇子在,总而言之,他们都是万里挑一的将才,但是在东北战线之上,烈阳军的首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能耐,靠的就只是打硬仗,仅此而已。
他们烈阳军乃是整个王朝之中战损比最低,死伤率最高的一个地方,只有在这里,他们的军工,才是自己一刀一剑实打实地拼出来的,不依靠任何的计谋,关系,装备还有统帅,靠的就是出生入死的勇气,还有死战不退的硬气!
他们就像是天上的炎炎烈日,光芒所到之处,一切黑暗污秽之物都会原形毕露!
烈阳军,他们就像是烈阳一样普照大地,所有和他们战斗的军队,都要在最开始的时候,做好站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打算,否则的话,最后输的一定是他们。
有一次,当年还是十万编制的烈阳军,和北燕的军队在云州平原之上交锋,而当时北燕派了两只军队,一共十八万人在云北平原之上左右夹击,当时,所有人都以为烈阳军无法突出重围,最后一定是个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但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烈阳军并没有失败。
当年烈阳军的首领秦如霜,在察觉到不妙的时候,十分果断地选择从左侧突围,以自己手中的十万兵马死磕对方燕国的八万。
有人说,十万打八万,当然是十万赢。
但是,只要懂得军队的人,就知道他说的这是门外汉的屁话!
八万人和十万人,在战场之上的差距其实并不大,装备好一点,士气高一点,地形或者计谋运用的好一些,很容易就可以以少胜多。
尤其是,另外一直十万人的军队,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不过是在三十里之外的地方,拍马赶来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以八万人的兵马,阻隔十万人,等到另外的十万援军的到来,本身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战场之上的大规模厮杀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十万兵马大白天在开阔的平原之上行军三十里的时间,一般而言,不可能连这都赶不到。
但是,那一场战斗的结果就是,当那十万援兵赶到的时候,北燕的八万人已经在平原之上溃不成军,死了至少三万,剩下的五万直接就逃了,甚至在人家突围的时候,还被顺手杀掉了七八千。
后来曾经有在兵部做事的人去战场之上看了看,发现,两边的兵马,不管是装备,粮食的供应,还有劳累程度,当时在云州平原战争开始的时候,相差的都不多,甚至于,在战争发生之前,烈阳军还赶了几十里路!
而那云州平原之上的燕国军队,则是以逸待劳。
可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两房的军队本来应该是势均力敌才是,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一面倒。
后来,有人让秦如霜总结一下那一场战争的经验,他给出的答案就是两个字:勇气。
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其实非常难!
因为在当时,出去查探情况的斥候已经明确的告诉他们,在东北方向还有一股数量大概在十万左右的军队从后方包抄而来,而在另外一边,则是有一只八万人的军队从左翼沿着坡地一路冲了下来,这对于当时的烈阳军来说,简直就是必死的局面,但是,他们终究还是挺过来了!
而他们靠的就是那种悍不畏死的气质!
那种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气势!
这句话说来容易,但是其实,在战场之上,兵马的数量只要损失一半以上,军心就会溃散,很少有人能够向烈阳军那样,悍不畏死的战斗的!
十万对八万,他们当年虽然有优势,但是别人也一样有优势。
首先,在云州北方的幽州高原之上,他们的兵马一路向下,一来消耗的体力很少,而来骑兵冲击的速度也很快,带来的冲击力很明显更强。
北燕的将领很明显是一个十分弄得均衡的家伙,从北方高原之上冲袭而下的军队虽然数量少,但是骑兵更多,而且依山而下的势能更强,骑兵的冲击力和杀伤力完全可以弥补那两万人的优势。
其二,这一部分的军队,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自己在东边还有十万的援军,他们是两只军队打一只军队,所以,一开始在心里之上就有着先天的优势!
战争战争,攻的看似是人,实则是心,心中若是有必胜的信念,那么战胜的可能性就理应更大一些!
但是结果却和这个推断截然相反。
因为,在信心之上,烈阳军本身就比对方更强,而且在战死的决心之上,烈阳军也要远比幽州的那些军队更强!
八万人之中,有一万的骑兵!
起初,那一轮骑兵的冲杀之下,烈阳军就直接死伤了五千,二轮冲杀也死伤了三千,仅仅只是骑兵造成的杀伤,就导致烈阳军和借助地理优势的幽州军队之间的数量差距被拉平了很多。
但是,在骑兵力量枯竭之后,双方开始了白刃战,而转折就在这白刃战之中发生了!
起初,两边军队的杀伤能力相差无几,幽州军这边减少一万人,烈阳军这边也减少一万人。
后来,幽州军这边减少了两万,烈阳军也减少了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