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轻轻要偷笑了一下,说道:“那好吧,你订好机票就告诉我,到时候我去机场接你。”
“真的?”她问道:“你真的来机场接我?”
“当然是真的了。”
“嘿嘿,那好啊,我就故意挑个红眼航班,半夜三更的到,让你半夜三更来接我,我看你还来不来,不来你就是不疼我,来的话我看你怎么跟你媳妇交待。”她笑道。
“你就是挑个下刀子的时候到,我也一定去接你。”我苦笑一下,又说道:“你可别胡闹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家小狐狸精对你可是时刻提防着呢,她要知道你来了,弄不好把我的正事都耽误了。”
她轻声叹道:“唉……就知道你是在哄我,真是痴情女子绝情汉啊,行了,我知道了,等订好机票我发短信给你。”
挂了电话,我就开始考虑该弄个什么样的新闻让兰沪去发。首先这新闻的性质必须得是偏负面的。其次,最好是一些随时可以解释回来的,也就是不能是有什么铁证的负面新闻,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纯粹是捕风捉影的假新闻,否则被懂行的人一眼就识破,那就失去意义了。
以往碰上这种事情,我们一般都是从公司发展前景方面入手,装模作样的对公司进行一番深度剖析,从而揭示公司晦暗的前景。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因为说的是“前景”,是未来的事情,因此谁也无法去求证,谁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任何观点都只是一种推论,既然是推论,那只要能有理有据的自圆其说,就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后续根据舆论反应的不同,如果有需要,我们随时可以抛出一篇更严谨、更科学的持相反观点的文章,将之前的分析驳倒。而且这种预先设定好观点,根据观点需要,选择性的去找论据来支撑,在操作上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这个办法对于鸣凤煤矿就更合适了,因为鸣凤煤矿如果一定要说有“污点”的话,最主要的就是其所处的煤炭行业,眼下这是一个全民唱衰的行业。
打定主意,我就先打个了电话给张林,跟他说了一下这事,并且让他安排助理给我发了几组鸣凤煤矿的生产数据过来,我要用来写分析报道的文章。随后又给鸣凤煤矿董秘董兆林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接下来《西南财经周刊》会发出一篇关于鸣凤煤矿发展前景的负面分析报道,让他不用一上来就急着驳斥,先看看舆论反应再说。
张林的助理不大一会儿工夫就把我要的数据发了过来,我就开始写了起来。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两篇对于鸣凤煤矿发展前景的深度分析文章就出来了,一正一反。
第一篇是唱衰的。首先自然是一些关于煤炭行业晦暗前景的套话,然后又结合鸣凤煤矿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鸣凤煤矿如今已经发展到了,将来只会江河日下,不过在文中我故意留下了几个细小的数据误差以及逻辑漏洞。
第二篇则是唱好的。首先有针对性的驳斥了第一篇文章中存在的谬误,然后又深入分析了鸣凤煤矿在煤矸石工艺品加工及清洁煤气化能源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说明该公司在这两个方面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将毫无疑问的走在行业转型的最前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