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清晨,大雪,玄羊山下,一行两骑雪中驱马而来。
“大人,这里便是玄羊峰了。”
冯千户拍了拍兜帽上的积雪,仰头看了看大雪中如同宣纸墨画的玄羊峰,侧脸向身旁的诛心汇报。
诛心看了看山下山道前竖立的白石门楼,上面的牌匾写着“南冥玄羊观”几个古字,题字之人是前前朝的开朝皇帝,已是将近千年之前的事了,这门楼也是饱经风霜,坑洼之处不少,透着历经人间沧桑的气息。
据传说,当年前前朝的开朝皇帝尚未起事前,曾于玄羊峰内游玩,偶然遇见一只浑身玄墨,双角玉白的山羊,站在峭壁上对他注视不动,皇帝好奇追之,山羊却一路将他带至玄羊观,遇见了当时的观主。
当时玄羊观还没有这个规模,观主也只是普通道士,那位开朝皇帝将自己的奇遇告之观主,观主便告诉他那山羊乃山峰之灵,主动现身相见,证明那开朝皇帝身份贵不可及。
后来那位开朝皇帝成功起事上位后,故地重游,有感于当年的奇遇,所以才给这山峰赐名玄羊峰,给当时还叫“五行观”的道观赐名“南冥玄羊观”,之后玄羊峰内便时常传出各种奇闻异事,甚至还有人传言称曾亲眼目睹山间有仙人出没,大量武人、商贾、信徒闻讯涌来,这才形成了现如今的玄羊观盛状。
“嘿,帝王心术啊……”
诛心和冯千户在门楼前不远处的马棚内将马拴好,站在马棚内抖了抖身上的积雪,看着玄羊观的门楼,想着当年的传闻,诛心心中禁不住感叹。
“诛心大人,我们过去吧?”
冯千户站在旁边,看着凝视石制门楼不语的诛心,小心翼翼地提示道。
数日前,诛心得知冯千户与荀真是旧识,当即决定让冯千户随他一起前往玄羊观,寻求荀真的帮助,多一个老熟人的面子,即使诛心和荀真的约定已经超期,想必事情也应该会有回转的余地。
冯千户哪敢不从,再说他也确实没有说谎,在林州城的时候,他自认为和荀真关系不错,还曾经对荀真的“养父”胡屠夫多加照顾,如果此次真的能够因此帮上诛心神捕的忙,那冯千户的官道前途可以说是再一次大大拓宽,要知道县官不如现管,虽然借着抓捕王龙的功劳,冯千户被升调到了谦阳城,但是再大的功劳也就到此为止了。
冯千户在谦阳城毕竟人生地不熟,上了岸的白鱼一条,万一遇到上级为难,难免就要任人宰割,如今有机会攀上诛心这根挨着云彩的高枝,那还不尽心尽力?一旦立下功劳,将来被纳入诛心一系,还有哪个敢随便动他?
“真没想到,这次的机遇竟然又是因为荀真。”
冯千户跟在诛心身后,心中想着诛心一路上给他介绍的荀真这两年的情况,再想想自己这几年的升迁之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没想到,当年的一丝猜想,如今竟然已经成为了现实。两年多前才刚从林州城那个小地方出来的地下头头,十几岁的少年人,如今竟然是天下五大绝顶高手之一的高徒,而且本身实力连八大神捕之一的诛心都评价说深不可测……真的是世事难预料。
“无上天尊,两位居士,大雪封山,山道路滑,本观暂且封闭,不对外开放,若是要求神祈福或是游览参观,还请改日再来。”
看到诛心和冯千户从马棚内走来,两名披着斗笠站在门楼下守门的玄羊观弟子,赶紧主动迎上来,其中一人对诛心二人出言相劝道。
“二位接引,我二人今日并非祈福而来,而是有要事求访观内故人。”
“这……不知二位居士所谓故人姓甚名谁?可有书信信物用以通传?”
听到诛心的回答,方才那说话的年轻道士楞了一下,开口询问。
“我那故人是……荀真。”
诛心原本想告诉那年轻道士自己是来找宋远山的——当年荀真和他达成约定的时候,告诉他的收信人就是这个名字,不过他转念一想,现如今荀真既然已经加入玄羊观了,那么不如直接说是来找荀真的,这样反而能少一些周折。
“荀真……?”
那年轻道士和另一名同门相互对视了一眼,两人都面带疑惑。诛心看了皱了皱眉头,想起最近一年的传闻,于是忍不住试探性地继续说:
“我那故人两年前才刚入门,本名你们也许不知,但是最近他有个名号比较响,江湖中人都叫他‘还愿道人’,你们可有印象?”
“哦……原来居士你说的是还愿师弟啊。”
那两名年轻道士听到诛心又报出来的名号,顿时恍然,另外一名道士直接便向诛心二人施礼,然后右手向山门一摆:
“二位既是来找还愿师弟的,还请随我上山,贫道带你们至还愿师弟处便是。”
诛心见状回头看了看冯千户,两人点了点头,随着那名年轻道士踏上了门楼后直通玄羊观的山道。
路上那年轻道士不断地提醒诛心二人注意脚下石阶冻滑,不要滑倒摔下山,诛心本就是二流上游的高手,当然不会因为这点事情而发生危险,冯千户虽然不济,但也有三流的水平,些许山路不成大碍,而且今日虽然雪大,但风却是很小。
一路上二人还看到了有道士穿着斗笠在山道上扫雪。
“这雪中扫雪,岂不是白费功夫?为何不等天晴了再扫?如此扫法,扫雪之人未免太过可怜。”
冯千户看到扫雪的道士们每人负责一段台阶,扫完就又走回这段石阶的最顶端重新清扫,忍不住奇怪地询问带路的年轻道士,那年轻道士轻笑着回答他说:
“居士善心,这扫雪本就是我观内入门一年之内的弟子必修功课,如此大雪中反复清扫,既能清心寡欲,又能明心见性,对扫雪之人的修行实在是大有裨益的。三年前的此时,贫道也没在山下当值,而是在扫雪之列。”
“嗯……果然不愧是天下大观,不仅武学渊源,道意也盛足,只是这位道长,我有一事想向你询问。”
“居士请问。”
诛心看着山道上间隔而列的扫雪人,点头称赞,同时开口询问带路的年轻道士。
“我那故人……也就是还愿道人,我听人说他被你们玄羊九子的青影道人下了命令,不准出你们道观一步,为何近年来总是听到他出没于国内各处的消息?”
“这……”
那年轻道士没想到诛心会问这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朝着诛心尴尬一笑,回了一句“居士稍后便知”然后就埋头领路,不再言语了。
三人一路上山,进了玄羊观正门,只见那领路的玄羊观弟子,一路上向众多玄羊观或年轻或年长的道士行礼回报,最后将诛心二人带到了观内最深处,临着山崖的一座独栋建筑前。这建筑看外观与观内其他建筑无异,只是独门独栋又只有一层一间,看起来与其说是大殿,不如说是小祠堂。
“二位居士,这里便是本观的静思堂,凡是触犯门规戒律的弟子,都会被罚在这里观崖思过……还愿师弟由于擅自下山,此时正在静思堂中受罚……不过二位居士放心,贫道方才已将二位有要事寻还愿师弟一事禀报师长,取得了许可,二位自行进入与还愿师弟商谈即可。”
那领路的年轻道士说完走到静思堂门前拍了拍门,喊了一句:
“还愿师弟,是我,芹明师兄,方才山下有故人来访,师兄我已将他们领至门前,如今还要下山守门,你自行接待罢。”
喊完朝诛心二人竖掌低头行了一礼,转身便离去了。
诛心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冯千户见诛心给自己使眼色,赶忙走到静思堂前,拍了拍房门,喊了一声:
“荀老弟,是我,林州城巡风司冯睿,我来看你啦。”
静思堂内一片沉寂,冯千户回头看了看诛心,见诛心冲他点了点头,于是不再犹豫,伸手推了推房门,房门应声而开。接着一股冷冽的微风迎面扑来,吹得冯千户眼睛不由眯起,再睁眼,发现原来这静思堂靠着山崖的那一侧竟然是空的,既无房门亦无窗,只有房檐遮挡风雪。
整个静思堂如同敞开式的大厅,而一道穿着灰白道袍、扎着木簪发髻的身影,正如同松柏一样,背对他们面朝悬崖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