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接着仔细的讲一讲上海义品的代客买卖业务,它在初期也并不活跃,直到抗战初才发展起来,其主要客户代买进的有元素五金号和胡姓、孙姓、李姓等中国人,代出售的有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等。
义品最初经租的大部分是抵押产,代客经租的并不多,以后逐渐发展,民国5年全年经租管理费、也就是佣金收入7600银两,民国6到1年收入经租管理费均在1万银两以上,民国14年后逐年上升,到民国18年突破万银两,民国年后每年都在5000银元以上。民国5年经租房屋超出5000幢。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义品代客经租房尚有75幢,月收租金104万折实单位,1954年停止代理经租业务时,义品仍有代客经租房屋56幢。
义品除经租业务外还有行产出租业务。义品在每一分支机构成立时,总要买进些房地产,一来是为收租牟利,二来是为宣传广告作用。民国元年时上海义品拥有产业5处。帐面价值6万银两,年收租金8万银两。上海解放后,1951年上海义总申请登记的土地有丘,房屋400多幢,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从宣统二年至民国6年,不过7年间上海义品共收行产租金折合银元为11万元。
义品的道契挂号业务也是随着押款关系而发展起来。所收挂号费用与其他外国房地产公司相同。据民国6年上海义品向总公司所作的资产负债报告书所载:民国5年及6年道契挂号费收入分别为万元与07万元。抗战初期更因分宅出售盛行,义品权柄单发行数达77张之多。
此外,上海义品还经营建筑设计和代理保险业务,并设有义品砖瓦厂、值得说明的是它已经于民国5年出售。
上海义品从成立到民国6年,年年都有盈余,即使是民国4~6年的年帐面出现红字,但每年要付总公司拨款利息6%故实际还是有盈余。
总公司拨款每月多寡不一。上海义品无独立资本,所需资金靠公司拨款,每年要根据公司拨款数量上交6%利息。上海义品要付清上交利息后,有多余才作为本身盈余,否则作为亏损。但实际是上海义品所上交总公司的利息就是上海义品的盈余部分。
民国6年抗战军兴,义品在闸北的产业部分被毁。太平洋战争发生后,公司为日本恒产公司军管,民国4年部分产业被日军盗卖。抗战胜利后,虽恢复营业,但原气已伤,更因通货膨胀,时局动荡,业务萎缩,公司便将部分产业出售,资金汇往外国,转移投资方向。解放后,上海业务仅限于行产出租及代理经租两项。1954年人民政府取缔外国房地产商代理经租业务后,上海义品公司由于开支浩大、入不敷出,积欠税款、工资甚巨,还有因私套外汇被处罚金需缴付,无法继续维持。义品总公司于1956年1月授权上海分公司,转清上海市房地产公司准予接管,即以义品公司在沪全部资产抵偿债务。旋即达成协议,义品地产公司在上海的业务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