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洋人们的欢笑声透过仁记路新沙逊洋行二楼的宴会厅,无拘无束的传了出来,透过窗户,明亮的洋油灯毫不吝惜的散发出刺眼的光辉,“哦呵呵”,一阵阵的欢笑声伴随着那首圣诞快乐的乐曲,飘向了无垠的夜空。
今天是平安夜了,安南战事已经在十一月十七日以法兰西的暂时胜利而告一段落,在大清国以农历纪年的史书中,是阴历十二月,如此算来,硝烟散尽已经一个多月了,残余在上海滩上的紧张气氛,差不多消失殆尽,而狂欢的气氛却越发临近,终于在这一天达到了第一个。
“干杯”,今晚的主人赵伯韬兴致勃勃的举起高脚玻璃酒杯,越过桌上冒着吱吱油气的火鸡大餐,他殷勤的对着亨同、弗朗索瓦、路易等人劝着酒,今天陪客的还有两三位上海滩闻名的交际花。
交际花据说就是源出上海滩的,文雅一些,又叫做名媛,当然了,和那些贵妇人以及大家闺秀比起来,这样的称呼似乎不恰当,就像亨同这样的洋买办,上海滩的人们通常称呼他们为新贵,其实就是暴发户,在大清国龙庭那边,有句民谣说:墙壁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一样的道理。
“弗朗索瓦先生”、“亨同”先生、“路易先生”,看到赵伯韬尽地主之谊,这些个摩登女郎们娇嗔着,把酒杯举起,顺势伸到了来宾的嘴巴下面,说起嘴巴,其实有些不雅,在这样有档次的宴请当中,应该叫做敬酒,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吃花酒,比起上海滩上寻常的吃老酒,别有一番滋味。
看到交际花把酒杯碰到了自己的嘴皮子,亨同有些不理会,只是一双眼睛梭巡着,结果他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印度佣人站在一旁,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些美味的火鸡连同这位印度仆人都是新沙逊洋行的大班雅各布从香港船运过来的。
“亨同先生”,交际花撒娇儿的劝道,容不得亨同多想什么,“咕嘟”一口,洋酒下肚了,众人见状,一齐欢笑起来,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侬仔细瞧瞧,长条形的桌子上,摆放着沙拉、火鸡、面包还有熏鱼、水果,而在一排玻璃酒瓶后头,娇艳欲滴的几只鲜切玫瑰花绽开怒发的花朵,更是显得气氛热烈而又融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