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再添新主意(1 / 2)

时光如梭,冯晓霜的茶馆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阳武县有一家只接待女客,雅致的不得了的去处,就连码头上的人都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的,冯晓霜的生意想不好都不行了。

今年的天倒是不热,真是难得,姑娘这冰盆都用不了那么多了呢。雪雁按了按因为走路而出现在鼻子上的细汗,把冯晓霜身边的冰盆往远拿了一点,青璎姐姐可说了,姑娘小时候身子吃过亏,就算是现在调养的不错了,也该注意不能着了过多的凉气。

天气不那么闷热看着虽然咱们的日子好过了一些,不过,想来这秋天来得快,雪也下的快了,赵凡那边传回来消息没有?冯晓霜勾完了最后一笔,看了看手里的习作,还算是满意,虽然没有易云天那样的气势,这字也总算是能见人了,冯晓霜瞧着怎么也有五分相像了吧。

奴婢正要跟姑娘禀告呢,赵爷传回来消息了,姑娘吩咐的事情正在办,不过,今年棉花种植区遭灾了,棉桃正在成熟的时候,被一种绿色的小虫子给祸害了,今年的棉花价格高的厉害,赵爷说,他就做主买了不少去年的棉花,虽然是去年的,但是都挑着质量好的买的,颜色上没有那么白,保暖性还是没有差别的。

现在已经在找人做棉衣了,赵爷说,送去的银子全都变成了布料和棉花的话,估计能够五万人左右的棉衣,赵爷雇佣的都是公子大军打下来的那些百姓,手工费给的也算是正常,既准备了棉衣,也算是安抚住了一部分的民心。雪雁把刚刚收到的消息复述给了冯晓霜听。

嗯,人只有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手里有了银钱,手上有了活计,这心才能安定下来,雪雁,咱们的账上还有多少现银?冯晓霜想了想问道。

这光有棉衣可不行,还要有棉被,李兆洛那边是从南边过来往北,一路北上,带领的士兵也多习惯与南方湿热多雨的天气,对于北方干冷的气候怕是适应不了,这个是个大的难题。

而易云天带领的人虽然都是北方人,对于严寒的天气有一定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但是棉衣棉被这些东西,放在哪都不算少,自己能做的不多,也就是能从这些上面下点功夫了。

回姑娘的话,现在账上的现银还有三十五万两,有最近四爷送来的怡红院的利润,还有食为天,药膳馆和茶馆的收入,姑娘,咱们账上的银子还算是够用。雪雁从前段时间开始就已经在管着包括冯晓霜的小金库之外的所有账目和银钱了,自然对这些知道的是一清二楚的了。

三十五万两,放在哪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但是对于冯晓霜来说,还真是不算多,毕竟她想做的事情太大了,又太多了,马场的花费更是跟流水一样,每一匹马都按照战马的标准,光是饲料就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销,而且还陆续有新的小马驹降生,从小养到大,能够使役的时候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这三年里面的花费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