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煮石(2 / 2)

善灵觉醒 琵琶主席张 1333 字 2021-07-10

被唤作“陈哥哥”的男子虽着一布衣,却是难掩英俊,那颜值和我们的主人公杨慢慢相比也是毫不逊色。

这要是村里的农妇们看见了,少不了一顿嘴上调侃几句“公子好生俊俏”。

胆子大一点,或者性格“粗犷”一点的,甚至会“情不自禁”地,上手“揩油”。

可要是被朝中的重臣们看见了,难免会大吃一惊——

因为这位“好哥哥”姓陈名秋,虽然年纪轻轻却正是当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三省六部的内阁首辅,臣相大人。

“是吗?这繁华的闹市,不太合理呀!”

这声音不同于兵部侍郎徐偃明的老沉低稳,却同是,温醇。

“是那样’吼呜’的叫声,还是这样’吼吼’的叫声呢?”

直惹得一群孩子大笑。

即便已经入秋,这群孩子亦是光着小脚丫,因为都是一些,小乞儿。

世人不知的是这位年轻的臣相每逢休沐便要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田舍,与这群孩子嬉戏玩耍。

至于他为何对这群孩子们“情有独钟”——

说起陈秋此人,小时亦是溪州城有名的神童,三岁识千字、五岁习诗辞,八岁能著文。九岁起便,家道中落,几经周折成了当地一位“名声显赫”的,中小乞儿。

人间并非净土,众生皆苦。

同是土尘悲伤客,莫道谁是可怜人。

“今天我们煮一锅石头汤喝,如何?”

说罢竟真的从箩筐里抖出一堆乱石。

奇异的是,这些石头却是五颜六色。

孩子们欢呼雀跃,准备好各自精心捡来的“调料”,有花,有叶,亦有铜钱。

众人架好一口大锅,再添些柴火。

“小萝卜头儿,我来考考你,你这次准备的牵牛花雅称是甚?”

脏兮兮的鹅脸小女孩一时难以想起。

“又忘了是吧,罚你劈个叉!”

没曾想那小萝卜头儿劈叉却是丝毫不含糊,弯腰下腿动作一气呵成。

“记住了,是’朝颜’,华都那些王公贵族能讲究的雅名,咱们也能讲究。”

“王二小,你说说你的金银花。”

“嘻嘻,是’忍冬’。”

“嗯不错不错,那肥猫准备的茶叶嘞?”

“嗯……是’不夜候’罢?”

“行啊,臭小子记忆力还行,得有你陈哥哥我当年的十分之一那么好了吧?”

再之后,各种花啊叶啊纷纷下锅。

陈秋拾起一块浅紫色的晶石,缓缓道:

“这一块便是’幻影石’了,要是炼石得当的话便能炼成一块完美的’不动冥石’了。”

说罢又拿起一块绿色晶石:

“这一块叫做’敏芥石’,炼成之后便能变成’混元宝石’。”

接下来再分别拿出了红色的叫做“力火石”,能炼成“神武宝石”,黄色的叫做“皇道石”,能炼成“天怒宝石”等等。

也不知是这位年轻重臣信口胡言,还是真有其事,反正这群孩子们算是被唬住了,听得那叫一个聚精会神。

“你们要记住,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马险不扬鞭,人难不添言,心藏万丈海,眼无世俗光。”

“哈哈哈哈哈……”

“这有甚好笑嘞?”

“陈哥哥又在教我们道理了……”

“但是请问你们笑啥?”

“咯咯咯哈哈哈哈……”

终归是孩子。

心情大好的臣相也不由自主跟着大笑。

谈笑间,田舍不知不觉多了一青衣人。

“这群孩子可真是天赋异禀。”

陈秋认清来者,竟是羌寨桃花源仙人。

紧跟而后的,是那位少祭司大人的“老仆”,即现任羌族族长,姚弋仲。

“这个世道对穷人最大的不公之处便在于,他们之中某些既定的才能被生计扼杀。”

臣相没有接话,开口却为其他:

“醉花楼有仙人死了,明日的华都约莫是要下一场大雪的罢?”

青衣人回想起与刚才交手的裴灏,心情略有一丝沉重,道:

“应该是的,吧。”

陈秋遣散了孩子们,看着锅中煮石:

“那位三公主殿下真是好手段。”

姚弋仲眼神一凝,冷峻道:

“帅府的公子爷,还是得杀。”

臣相露出一副吃惊样:

“你他娘的想在我华都借刀杀人?”

羌族族长神色如常:

“是。”

“还是借本相的刀?”

“是。”

“还要我去杀那位帝国柱石的独子?”

“正是!”

“你他娘的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青衣与“老仆”相视一眼。

锅中的温水开始沸腾起来。

五颜六色的石子却是丝毫未变。

好半天后,才听那布衣一句:

“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