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1 / 1)

风行星云 纯善核桃仁 316 字 2021-04-26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

1993年,东京召开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0国天文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他们期望,在全球电信号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能多收获一些射电信号。建造fast的动机肇始于此。

1995年11月,以北京天文台为主,联合国内20余家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了“大射电望远镜”中国推进委员会,由南仁东研究员任主任。

2015年2月4日上午,位于贵州平塘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安装了最后一根钢索,索网制造和安装工程结束。这意味着fast的支撑框架建设完成,进入了反射面面板拼装阶段。

2016年7月3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这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2018年4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天眼”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并得到国际认证。新发现的脉冲星j0318+0253自转周期519毫秒,根据色散估算距离地球约4000光年,由fast使用超宽带接收机进行一小时跟踪观测发现,是至今发现的射电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之一。

截至2018年9月12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未来将着力确保装置高效、稳定、可靠运行,加强国内外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