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东施效颦(1 / 2)

这话是极重了,骆氏的脸色当即便不太好。

她一边宽慰着傅永纤,一边分着心神与傅老夫人顶嘴道:“母亲实在是多虑了,纤纤并非是那种不辩是非之人,再言一个出自乡野的丫头而已,也值得母亲这般大动肝火吗?”

听着骆氏的这些话,傅老夫人倒是平静了下心绪。

她道:“不管老七家的这位是个什么出身,如今便是她的亲嫂嫂的,若是此事被传出去,你可有想过国公府会如何?届时国公府没了,我倒是要瞧瞧你还怎么拿着这层身份耀武扬威。”

“不过是庶子的正妻罢了,若是死了,再给他娶一个不就好了。”骆氏冷声说道,对这件事完全就是入心。

傅老夫人听着骆氏的话,是觉着自己的原先刚要平复下去的情绪立即又翻滚起来。

她深深地看着骆氏那满不在乎的嘴脸,第一次有些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给自个的儿子挑了这么一位当娘子。

傅老夫人如今是真的不愿再看她半分。

她转身朝着沈阮走去。

此时沈阮已经被明氏捞到怀中抱着,脖颈间的血依旧在外冒,好在伤口不大,并不会立即就要她的命。

傅老夫人也没说什么,只是在沈阮温和的目光里,有些愧疚的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此次你受苦了。”

“你们还站着作甚?还不赶快将七少夫人给送回去,再去请个府医来。”

事到如今也没人敢在提傅平宇的事,都赶忙帮

着明氏将沈阮给抱起来,急匆匆往秭归院赶去。

“既然纤姐儿在这儿的话便正好。”傅老夫人极力不让给自己转头去看傅永纤,冷声说道,“这祠堂,你便让纤姐儿自个跪着吧,没我的命令谁都不允许放纤姐儿出来。”

“是。”

“事情如何?”刚听见廊下传来声音,傅水瑶那张温温柔柔的脸便转了过去,饶有兴致的看着前来回话的丫鬟。

刚一问完,也不等丫鬟回答,傅水瑶便高高兴兴的转头与温子画说道,“温表妹,依我瞧呀,咱们这位七少夫人在府中风光的日子可是要到头了!惹了八妹妹不开心,你觉着这府中还有她的立足之地吗?”

“就算是大嫂去找了祖母又有什么用呢?祖母到底还是偏心八妹妹的。”

瞧着傅水瑶那幸灾乐祸的脸色,温子画倒是没她这么乐观,只问道:“事情到底如何?七少夫人可是真的要在祠堂跪着?”

丫鬟赶忙道:“没,被罚跪在祠堂的,如今是八姑娘。”

听丫鬟说完,温子画嘴角边的笑意是一下就淡下去,她愕然的看着丫鬟不太确定她口中的话是否说错了。

不过相较于她的沉默,傅水瑶是豁然起身,一脸的错愕:“怎么会?可是你打听错了?八姑娘怎么会被罚跪在祠堂?明明该是被沈阮那贱人啊!”

“还请姑娘息怒,原先被罚跪在祠堂是七少夫人不错,可后来老夫人与大夫人一同去祠堂

的时候,见着八姑娘想要杀七少夫人这便动了怒,将七少夫人给带走,将八姑娘给关了进去。”

听着丫鬟说完,傅水瑶和温子画面面相觑一眼,异口同声说道:“傅永纤是在发什么疯!竟敢杀人!”

“此事是真的,奴婢可不敢谎报。”丫鬟赶紧说道,“八姑娘当时已经将金钗抵进七少夫人的喉咙了,若是老夫人她们晚去一步,只怕真的要命丧在八姑娘的手中了。”

傅水瑶深吸一口气,五官几乎皱成一团,想不通傅永纤怎么会这般犯蠢。

就算是在看不惯,也犯不着自个去杀人啊!

倒是一侧的温子画听后,低头喝了口温茶,冷冷一笑:“倒是可惜了。”

话音落地,傅水瑶不解的转头,不太明白她口中的可惜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上她的眼神,温子画无辜又楚楚可怜的一笑:“一不小心,口误了,水瑶妹妹可别在意。”

“真是口误?”傅水瑶并不愿信她的话。

“自然是。”温子画道,“既然七少夫人受了伤,我回去备些东西,晚些便去秭归院看看她,水瑶妹妹可要一起?”

傅水瑶听后摆摆手:“不去,我见着她便觉着晦气,巴不得她死了,谁还乐意去见她。”

温子画浅浅一笑应着,起身告了辞,带着自个的丫鬟急忙离去。

人一走,傅水瑶看向前来禀告她的那丫鬟:“你们这位表姑娘,还真是生就一副楚楚可怜美人面,却是

个蛇蝎心肠了!”

丫鬟听着,却是不敢置喙一词。

一缕金灿灿的光从窗扇外投进来,落在窗扇便的案几上。

沈阮让寻月将帷帐用钩子给勾起来,还让人将屏风也顺势给挪开,露出那方寸之地。

她脖颈上缠了一层层的步,可却丝毫不损她的美,甚至是明艳绝伦之下,多了几分苍白的破碎感,比之之前模样,倒是更招人怜爱。

寻月红着一双眼坐在床榻边上,舀着碗里的汤一勺一勺的喂给沈阮:“少夫人您也真是,八姑娘本就是个骄纵的主,您怎么还能与她逞这些口舌之快呢?”

沈阮伸手摸上自己被包裹住的脖颈,嘴角微微上挑:“不激怒她,我岂不是真的要在那个破地方睡上几日。”

寻月茫然地抬头,不太明白沈阮的意思。

沈阮却是一笑,伸手在她的脑袋上轻轻一敲:“好了,事情都过去了,我如今回来,不就好了吗?”

其实沈阮的伤也不单单是脖颈上,就连她的口角处也都有一道口子。

那是被傅永纤伸手打的。

“可是奴婢心疼。”

沈阮闻言慢悠悠的一笑:“不过是皮肉伤,几日便好了,无须担忧。”

刚说完,绿腰便端着东西从外面进来:“少夫人,温姑娘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