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波青黄不接之时粮价不升反降的操作,为一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平民们带去了一些生的希望。
于是顺便拉动了一些武者的名望嘛,这就只能算是意外收获了。
现在,红薯又该成熟了。
似乎是因为去年的冬季比以往的寒冷一些,所以夏季的高温和寒冬的余韵僵持在了一起,让春末夏初的梅雨季节淅淅沥沥地持续到了七月末。
洛川河的水位都因为这连绵不绝的阴雨而持续暴涨,为了避免波及两岸的水车。
两族联盟紧急地开挖了不少分支的河道引流入低洼之地,在洛川河的两岸人工开辟出了三个大湖泊和数十个小湖泊。
既然河道都挖了,那么当然一不做二不休,在河道上又修建了可开关的水坝。
在丰水季,这些湖泊就是天然的泄洪地点,而枯水季,这些湖泊又成了蓄水池,用于给水车提供水力。
而连绵不绝的阴雨也让主要负责生产肉食的一族那边忙成了一团,汾村的牲口养殖大多为散养,好打理。
但是主要是大棚养殖的一族就得保持牲口棚干燥,才能维持牲口们的健康。
还好精通工具,将各种工具威力压到最低范围放到最大,这种级别干脆都不用嘴吹了,直接就能弄出完全没有明火的热风。
人工祛湿消毒,一天三次,风雨无阻,连隔壁家相当少见的工具武者都挖走一块儿当鼓风机去了。
倒是一族那边挺欢乐的,梅雨季节高温潮湿,各种食用菌都大丰收,作为良种的金针菇更是跟个韭菜似的割一茬长一茬,多得吃不光也卖不光,只能烤干了做成菌菇干,到时候有的是人会来收购。
所以当梅雨季节终于结束,夏季的高温和阳光终于占领天空的时候,那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具体谁愁不知道,但是洛川和赵鸳鸳绝对属于欢喜的那一部分。
尤其是洛川,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工具雄厚还精通工具,那妥妥的就是壮劳力,除了修行的时间基本就被摁在族地里当人力鼓风机。
以至于对牲口棚里的怪味都生理性麻木,终于从一个闻一天兔皮腐烂味道就会吃不下饭的萌新。
进化成了一个能捧着饭碗坐在粪坑旁面不改色吃饭的老油条,真是可喜可贺……大概吧。
咳咳,扯远了。
总之,好不容易从漫长的加班中脱身,洛川照例完成了每天的修行后,终于能有时间跑去找赵鸳鸳了。
不过大概也是巧,他跑到赵鸳鸳家里的时候就被告知赵鸳鸳也跑去找他了,所以大概就是正巧错过。
落了个空的洛川不免有些郁闷,不过板间给他泡了杯蜂蜜茶,再摆出一块浇了融化麦芽糖的小麦饼,于是洛川就决定在这里等着。
果然,他才慢腾腾地掰掉小麦饼的三分之一,也跑了个空的赵鸳鸳就绕了一圈跑回来了。
“洛川!你果然在这里!”
这会儿正是盛夏,天气炎热,赵鸳鸳满头满脸的都是汗珠,于是站了起来,顺手递上一条毛巾。
“你不会全程都是跑着来回的吧?衣服都快湿透了。”
赵鸳鸳接过毛巾直接糊在自己脸上一顿怒搓狗头一般的输出,声音都闷闷的。
“反正衣服都是要洗的湿了就湿了——有水不?渴死我了。”
洛川就递过只喝了一口的蜂蜜茶,赵鸳鸳接过茶杯一口全干,才长舒了一口气,坐下来在葡萄架子底下的阴凉处摊成一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