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隔窗知夜雨(2 / 2)

妻子始终是这么敏锐,陆澜心中歉意更浓,他看向窗外夜色,沉默半晌,缓缓道:“清玥,母后病了,飞鸽传书于朕,我们须得提前回京。”他眼见妻子的笑容在宫外一日日鲜活生动,如若可以,他愿她一世保有如此灿然笑容,奈何难以两全。

苏州形势复杂,不论是从大局还是安全考虑,早日离开都是最佳选择。顾清玥早有此心,并未有多少失落,且太后生病,身为人子,陆澜心中必然担忧,早日赶回侍疾亦是应有之义,于是她柔声道:“臣妾早已吩咐人收拾了大半行囊,明日即可启程。”想了想又安慰陆澜:“母后素来身体康健,又有梁老太医随时照看,必会吉人天相,安然度过,皇上无需过多忧虑。”

陆澜叹道:“也不知如今母后病情有没有好了一点,本想陪你游遍江南,却不遂人愿。”下一次出宫要看太后现今情形,尚不知何年何月,再想到深宫中久违的那一群莺莺燕燕,顾清玥也有些怅惘,半开玩笑半认真道:“无妨,若将来你我恩爱不再,皇上另有可心人儿,赐臣妾别居江南即可,也算是圆了这次南巡的遗憾。”

“这种玩笑也开?你心中总是有各种古怪的念头!”这话显然令陆澜不悦,他本就心绪不佳,沉了脸,轻斥了一声,却又握紧了她的手。

未来谁知呢?盛宠总有冷却时,浓情亦有褪色时。

去时走走停停,看尽江南春色,归来绿树荫浓,夏日昼长夜短。太后的病令陆澜放弃了对税银的追查,尽管叶熙又取得了部分关键性的证据,陆澜却仍道应慎重考虑。顾清玥没有追根究底,她将每日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关注两个孩子,给予陆澜更多的时间自己沉淀和决断。

好在一路算是风平浪静,舟行如箭,不几日便至通州港,众人弃舟登岸已近黄昏,这几日连续赶路,都已是风尘仆仆,今日能按计划宿在通州,一众人心中都松了口气。

允衡摇头晃脑卖弄才学:“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允明故作老成:“非也非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童言稚语引众人发笑,连日来沉闷的气氛也稍稍缓解了些。

依旧住了去时住过的院子,一切如昨,唯堂前海棠花花期已过,此时花叶亭亭如盖。越近京城陆澜越忙,道今日要通宵处理公事,匆匆洗漱后便宿在了书房。顾清玥亲看着两个孩子洗了澡,收拾得干干净净,绞干了头发,换了睡衣躺下,才回屋拾掇自己。

她素来喜洁,这十几日连续赶路极少登岸,船上条件简陋,不能时时洗澡。因此,一进了屋,素绫便先给顾清玥拆了头发,素绫备好了洗澡水,顾清玥愈发觉得身上有些痒,不由自言自语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我真是越来越娇气了。”

她这感叹是与之前那个世界的自己比较。一个都市女白领的基本素质便是自立更生,女人可当男人,是以她小到修门换锁,大到独自出游,都能自己搞得定,大学支教时环境艰苦,自己也咬牙硬挺了下来。与那时相比,这一人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