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沧州兵起(2 / 2)

霜染孤城花未眠 曜桑 1526 字 2021-04-18

慕容恪踏入政事阁,皇帝正在翻看沧州来的急信,心中烦恼,见他来了,面色也无丝毫好转,反倒——更沉重了些。

“你来做什么?”

慕容恪向皇帝行礼毕,开门见山道:“父皇,儿臣以为,韩硕万万不可为将。”

皇帝饶有兴趣的抬眸看向他,似乎是在等着他说下去。

“金兵虎狼之师,来势汹汹,若以血肉相搏,定然败绩。不可力敌,那就只能智取,必得一个熟悉沧州地势,深谙兵法、又通晓变机之人方有胜算。韩硕年纪轻轻,并无作战经验,如何能一朝为将,统领沧州数万雄兵?别的尚且不提,到时候士兵不服,内部秩序自相紊乱,不攻自破。”慕容恪神色泰然,即便口中说的像是大逆不道的混账话,也面无惧色。他太了解自己的父皇了,即便父皇心中如何厌恶他,终究也知道是非对错,江山若是不保,要皇权来又有何用?

皇帝果然生气,天子之怒,威严庄重,紧皱眉头盯着慕容恪不放,似乎是想把慕容恪的心思都给看透了,良久方才啜了口茶问道:“那你以为如何?”

慕容恪微微松了口气,继续道:“儿臣心中有个不二人选,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说。”皇帝目光炯炯。

慕容恪微微垂下眼帘,平静道:“就是沈鸿轩。”

皇帝微微一愣,心中虽早有预料,但总不敢相信慕容恪真的大胆至此,敢把旧日反贼的名字说出来。这会儿真的听到,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把茶盅重重砸在桌子上,阴沉着面色道:“你说什么?”

“儿臣举荐沈鸿轩,沈大夫。”

“放肆!”皇帝终于压制不住怒气,把桌上的一沓奏折狠狠的向慕容恪摔过去,正好砸在慕容恪的膝盖上,砸的慕容恪一皱眉,却终究还是无声无息的给忍下来了。

沈鸿轩乃是殷启遥的副将,只因当年出事时身在京城,方才留下了性命。但不管怎样,他和殷启遥的关系亲密众所周知,从前是殷启遥带兵平乱,如今再出事,又要殷启遥的副将领兵,这不是明摆着他大周无人可用,只有他殷家军才能治安平乱,这不是,要处死殷启遥的皇帝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你真以为我大周无人是吗!”皇帝厉声呵斥道。

慕容恪撩袍跪地,姿态庄严有度,不卑不亢,垂眸道:“父皇息怒。如今战事才是首要的,儿臣只想着如何护卫大周江山,如何从金人手中把失地讨回来,如何反败为胜,并无暇考虑其他。无论沈鸿轩是何出身,其在京城八年,安安分分,当年也未曾参与到殷启遥一案中,为何不能让他带兵遣将?儿臣思来想去,朝中实在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皇帝听他极力为自己开脱,只有冷笑而已,半晌方道:“若他不是殷启遥的人,你也肯如此为他请命吗?”

“会。”慕容恪双眼澄澈,明净宛若天光,“只要是能解沧州之危的贤士,儿臣都会举荐。”这句话他说的发自肺腑,可这肺腑之声在皇帝听来,总是多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是么?”皇帝懒懒转着那翠色通透的玉扳指,冷笑道:“你也知他在京城已经闲居了八年,如何才能保证他——现在不是一个庸居在家的莽夫?”

“还是说,你一直同他有来往?”皇帝眼神陡然凌厉。

慕容恪的太阳不由突跳了一下,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向自己奔来,心恍惚一颤,急急思索辩解之词,停顿了半许方假装平静的回道:“儿臣与沈鸿轩并无来往,只是知道沈鸿轩今年也不过三十四岁,正是年轻有为的年纪,军旅之人,心中自然有报国志向,怎肯就这样虚度年华?必然兢兢业业,不肯放松。父皇若是不信,便传沈鸿轩来见。”

皇帝看他编的滴水不漏,只扯了扯嘴角,并未再追问下去。其实心中被慕容恪说的已有六分动摇,就是下不去决心,突然眼眸一亮,心生一计,假装随意道:“那若是孤顺了你的意思,封沈鸿轩为将去往沧州,却战事不利,你该如何?”

皇帝戏谑的看着跪立在地的慕容恪,慕容恪似乎是感受到了他的视线,毫不畏惧的迎上去,绝妙的容颜上,看不出任何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