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楚怡含问道。
楚瑜摇了摇头,清冷的眸子里面漫上了点意味不明的情绪,朝楚怡含道:没什么,只是弟弟想这种战争,是要死很多人吧。
楚怡含登时就明白了楚瑜的想法。
他跟随自己学医许久,自然也看不得生灵涂炭,叹了口气,颔了颔首:战争总会是要死人的,只是你我远在京都,也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出力。
楚瑜握紧了拳头:只恨我年纪尚小,不能上前线为将军战士们分忧。
楚怡含挑起眉毛来,似乎讶异楚瑜会说出这种话,旋即欣慰地勾起嘴角笑了一下,朝着楚瑜柔声道:好孩子,等你长大了,自然就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楚瑜看着楚怡含认真的眼睛,点了点头。
他想快一点长大。
朝堂之上,一股紧张的氛围环绕在宋曜和众大臣之间。
宋曜阴着一张脸,坐在龙椅上,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
陛下!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啊!底下戴着高冠的崔侍郎出了列,朝着宋曜道。
宋曜扯了扯嘴角,冷冷一笑:崔侍郎觉得,有何不可?
这崔侍郎犹豫再三,还是说了,若是真的要出兵和西疆交战,只怕届时边关会生灵涂炭,与西疆和谈,才是上上之策啊。
宋曜挑了挑眉,似乎并没有被崔侍郎说动,他薄唇轻启,淡淡道:崔侍郎这是在说朕若非要出兵,便是视百姓安慰于不顾了?
崔侍郎战战兢兢站在殿上,冷汗从额头不断低落,听到宋曜这话,连忙撩起衣摆,跪在地上,将头撞在冰冷的瓷砖上,道:臣万万没有这个意思!陛下息怒。
宋曜支着脑袋,看着崔侍郎,沉默片刻,就在众人以为崔侍郎此番凶多吉少的时候,突然噗嗤一笑,脸上换了一种表情:朕不过在与爱卿说笑,崔侍郎这是做什么,先起来罢,地上凉着呢,小心受了风寒,还怎么为我朝社稷殚精竭虑啊?
是是是!崔侍郎连忙起身,将脖子缩得跟鹌鹑似的,躲进了人群中。
看着崔侍郎侥幸得了一命,这会儿一言都不敢发,殿上一时间安静了下来,满朝文武官员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出声。
即便满朝文武几乎都认为和谈为好,可宋曜仍铁了心要同西疆出兵,纵使是许多人都出面劝了,也无法动摇宋曜的决心。
宋曜看这幅情况,满意地勾了勾唇角,他在一片心惊胆战的寂静中,理了理略有些皱乱的衣摆,问站在百官中的宋子修:此番出兵镇压西疆进犯,禹王觉得如何。
宋子修摆明了是来帮着宋曜做戏的,听宋曜点了自己的名字,轻轻挑起唇角,上前来拱手道:臣认为极好。
他顿了顿,高声道:我朝天威,容不得别地半点侵犯,西疆此次进犯来势汹汹,若是不给点颜色教训,而是前去何谈,只怕他们因此轻视了我朝,反而日后变本加厉。
他眼眸一凛,转过来朝着文武百官道:依我看,出兵镇压,才是上上之举。
宋曜颔了颔首,笑道:那此事,便这样定下来了。
陛下ashash!
一时间,朝中一干大臣纷纷出声,似乎想阻止什么,然而都被宋曜凉凉的眼神一扫,顿时噤了声,只能用求助的眼神看着宋岭支。
宋岭支站在大殿之上,眼神深沉。
他不反对皇帝出兵,但是怎么出,让谁带兵,出兵为了达到什么效果。
皇帝一点不顾及,他只想出兵,让人见识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