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大皇子出宫(1 / 2)

大皇子听说刘贵妃再一次昏迷不醒,还是被李景珽给骂晕过去的,脸上却忽然浮现出一丝难以言喻的表情来,他甚至当着宫人的面儿喊了一声:该!

在他看来,刘贵妃这就是咎由自取,如果她安安稳稳的待在皇宫里,不去对太子妃还有太孙动手,只怕李景珽也不会气成这样子。

虽然刘贵妃这么做,对大皇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眼下的他,早已经麻木了,只想安安稳稳的活下去,他受够了每天勾心斗角,也受够了提心吊胆。

而且现在,就连刘玉琪都离他而去。

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了,也就不在乎了。

虽然皇帝对于贵妃晕倒之事,没有发表过任何言论,也不曾惩处过太子,但是朝臣们不干了。

要知道当初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大皇子,就是因为对贵妃娘娘不尊敬,伤害了贵妃的身体,所以才被丢进天牢里去,就连太子之位都失去了,现如今太子做了差不多的事情,几乎与大皇子当初所为异曲同工,皇帝怎么能不责罚太子呢?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那些对大皇子还心存幻想的朝臣们纷纷上奏折,要求皇帝废除太子,以正视听。

那一摞摞的奏折,几乎堆满了皇帝的案头。

宫里宫外,朝内朝外,很多人都在瞪着这个事情的结果。

但是皇帝,却每日优哉游哉的看花赏月,将那些奏章全都推给李景珽去处置,只每天偶尔问高公公一句:贵妃可清醒过来了?:

回殿下,还没有。高公公闻言恭敬的回答道:贵妃娘娘这一次,八成是气的狠了。太子殿下确实太过冲动

连你也觉得太子冲动?皇帝挑了下眉头,然后不屑的道:如果这一次,贵妃如此过分,他都不动手,朕才是真的失望呢!原本朕以为,太子会选择幽禁贵妃,或者是惩处贵妃,谁也没想过,他用了杀人诛心这一招,刘贵妃隐藏多年的面具被一把撕开,清醒过来后,她是面对不了这样的自己的,结局只有一个,死。

高公公闻言吓了一大跳。

陛下!您的意思是贵妃娘娘会会死?他战战兢兢的问。

人都有一死,也包括朕,你紧张什么。皇帝神情淡淡的问。

陛下这话说错了,您是九五之尊,定能长命百岁千秋万载!高公公急急忙忙的恭维道。

谁也活不了一千年,一百年都够呛。皇帝闻言嘲讽的笑了笑,低头看看自己苍老而又布满了青筋的手,扭头看一眼窗外,淡淡开口道:待会儿,你叫太子进宫一趟,朕有些话要问他。

是,陛下。高公公连忙应道。

皇帝便微微闭上双目,一些灰白色的发丝被微风吹的微微摇动。

也不知道皇帝将太子叫进宫去,究竟说了什么,第二天,太子李景珽便在宫殿之上,当众承认自己语言过激,惹怒贵妃,致使其犯病,愿意自请幽闭三个月,朝中俱事,全都交给三皇子来处置。

此言一出,众臣皆哗然,认为对太子的惩罚实在是太轻了,怎么能够这样做呢?

但皇帝一句话便堵住了悠悠众口:太子没做什么,只是贵妃的身体本就因为大皇子的缘故十分虚弱,就连朕有时候跟她说句话,她都险些昏迷过去,你们是不是也要连朕也一起处罚了啊?

回陛下,这自然不行朝臣们闻言纷纷低下头去,有不少人愤愤不平。

皇帝这分明是维护太子嘛!可怜的大皇子

陛下,即便是太子有错,幽门自闭,但也不能将朝政交到三皇子手里面去啊?有朝臣禀报道:大皇子现在并无事情可做,太子殿下离京的那些年,都是他监国理政的,最是熟稔不过,微臣认为,应该将朝政军务交给他去办,这才是正理。

是啊,陛下!

其余朝臣纷纷附和。

然而皇帝听了这话,却是有些想笑。

他抬起头来,淡淡扫了那开口讲话的大臣一眼,慢条斯理的道:大皇子对贵妃动手,忤逆犯上,朕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将朝政交到他手里了,诸位不要再提他了。

众臣闻言,皆是心中一凛。

心中越发肯定了心中的猜测,皇帝就是偏爱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