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的眼神慢慢的就从悲痛变得亮了起来。
王爷!您能听劝还不晚。林生看着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来。
好,本宫已经知道怎么做了,你跟本宫出来吧。他定定神,当即抬脚朝着外头走去。
林生忙跟了出去。
到了前厅,看着那一屋子来吊唁的宾客,以及混在人群之中十分显眼的三皇子李景慎,李景隆眼睛里微不可闻的闪过一抹愤怒之色,随后又恢复成平静的样子,缓缓抬脚走了过去。
大殿下节哀顺变众人纷纷上前行礼。
朝华宫中,刘贵妃捧着一碗鱼食,站在御花园外头的栏杆上,一边漫不经心的将鱼食抛洒向湖面,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如何?
常嬷嬷顺着鹅卵石径急匆匆的奔过来,平静了一下呼吸,随即恭敬回答道:今日大皇子妃出殡,朝中很多大臣都去了,三皇子殿下也去了
倒是热闹。刘贵妃闻言嗤的发出一声冷笑,不甚在意的将手里面的鱼食抛洒下去:老大怎么样?是不是还躲在屋子里都不敢出来见人了?
不是,今日大皇子出来了。
常嬷嬷闻言回答道:虽说在灵堂上一脸悲切,但是那眼睛里却无半丝伤心,这样的人,绝不可能是思念王妃以至于几天几夜都守在灵堂里。
他们夫妻并无多少感情,这本宫知道。
刘贵给闻言不以为意的道:灵堂上的事情是作戏,这个本宫早就看出来了,只是可怜大皇子妃了,好好的一个大家闺秀,这么多年嫁进大皇子府里兢兢业业,操持家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这么死了,一个伤心的人都没有
常嬷嬷站在那儿,低着头也是微微一声叹息:谁说不是呢?大王妃待人一向温和宽厚,谁也没想到最后死的人会是她
那个秦侧妃倒是手段毒辣,反应迅速啊!刘贵妃语气凉凉的道:原本死的是她跟她的孩子,却在老大端着毒药去时,直接溜去大王妃院子,将她刺伤,夺回儿子,恰巧昌平侯府的人就在后门处接应,真是运气好到极点
王妃,难道这秦侧妃早有布置?
常嬷嬷闻言回答道:否则很少有人能够做的这样天衣无缝
不,她根本就不知道老大要杀她。刘贵妃闻言轻轻摇头,道:若是知道,早就带着孩子偷偷回了昌平侯府了,怎么会给老大毒杀她的机会?是老大自己蠢笨,杀人之前叫她得了消息,因此派了贴身丫鬟出去送信而已,这位秦珍儿,也是好手段。
常嬷嬷听了,顿时便心服口服:还是娘娘慧眼明察,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关键所在,现在秦侧妃已经带着她的孩子回了昌平侯府,娘娘您还打算追究下去么?
原本留她一命也是可以的。刘贵妃闻言慢慢的放下手里面的鱼食,低头看着水面上鱼群争相吃食的画面,微微一笑,勾唇道:只是如今大皇子府寂寞萧条,大受打击,她自己抱着孩子却是安枕无忧,说不定正在嫁里面偷着乐呢!本宫一想起来这些,心里就不舒服。
那奴婢想法子,给她点颜色瞧瞧?常嬷嬷揣测的道。
不用。
刘贵妃闻言一笑,摇摇头,口中幽幽道:你去准备一份厚礼,让人打着昌平侯府的名义,给大皇子府送去!动作要快,要敢在出殡前就去,本宫倒是要看看,老大看了这秦珍儿送的礼物,会是什么表情
这恶趣味
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办。常嬷嬷闻言应了随即转身退下。
刘贵妃悠悠的转过头来,朝着她离开的背影望了一眼,嘴角慢慢的浮现出一抹笑容,事情越来越好玩了呢。
大皇子府。
一众宾客眼睁睁的看着那昌平侯府的管事走进灵堂里去,将一份厚厚的大礼送进来。
前来吊唁的宾客,基本上全都知道一些消息,知道大皇子妃的死,与昌平侯府出身的那位秦侧妃有些关系,因此一见到秦家来人,一个个脸色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