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郑家铁则(2 / 2)

在每一个圈子里,都有捧高踩低的现象,待了二十年的郑家府邸里,这种现象就很频繁地出现,到了生意场上,这种现象就变得更加严重,他的商行刚开门营业的第一天,几个穿着打扮极为富贵的公子哥,就二话不说地走了进来,他们的手下,手里拿着钢刀,俨然是一种要将商行直接砸了的架势,他们会这么做,便是觉得新来的他,正处在根基尚浅的时候,稍稍有一个风吹草动,他的商行就会变得难以为继,不用多久的时间,就会关门歇业。

周围的人都在等着看好戏,但郑三爷却是一副极为镇定的神情,他慢慢踱着步,似在想着对策,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所谓后援的支持,就在他们真要闹事的时刻,南陵城的最高代表,迈着步子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一方面是为了管理这里的治安,另一方面却是为了向他表示感谢,原因是因为,他曾将一套做工精细的工艺品送给了他和他的夫人,他的夫人一看到了上面的各种针法,便知道此物的价值绝对不菲,连忙让他赶快过来,对他道一声谢。

与此同时,南陵城其他的家族,也皆都收到了相同的工艺品,不过上面绣制的花样却完全不同,有的是国色天香的牡丹,有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的是温文尔雅的兰花,这些花样都对应着这个家族的行事风格,每一个都不曾出错,而做工的精致,也是无法比拟的出众,这让收到这份礼物的很多人都倍感意外,很想要看看,做了此事的人究竟是谁。

到了郑家商行,他们看到了一张分外年轻的陌生脸孔,俊朗的眉,清丽的眼,挺直的鼻梁,略带薄情的嘴唇,关键是他的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稳重大方的气度,像是出身于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待人接物皆是有礼,弄得他们还没有开口,那些少女们就已然对他心动。

但她们注定是要失望了,这位郑三爷虽然年纪并不大,可他却已经早早地娶了亲,连孩子都有两三岁了,他的夫人是在和他走南闯北的时候认识的,她是一个地方上出了名的绣娘西施,有着极为扎实的刺绣功底,他们手里的这几件工艺品,便是出自她的手笔,而她的绝学还没有到此为止,除了刺绣这些,她还会刺绣各种屏风,以及大大小小不下上百件的饰物。

她做出了一件绣品,那么他就以相应的价格进行出售,以此类推,最后的结果便是极为可观的收益回报,在这样的基础上,郑三爷还鼓励着他的夫人,好好将自己的刺绣手法,传播给更多的绣娘,让她们对此生出几分感兴趣的心,继而加入和他们一起得利的队伍里。

短短的半个多月,没有站稳脚跟的郑三爷就开始逐渐在南陵城里建立威信,到了后来,终是成了货物供不应求的局面,郑三爷看着这一切,明白是时候回去告诉家人,他回来了。

当他带着自己的夫人回到郑家的时候,郑家上下所有人其实心里大多是敬佩他的,早在他离开的第二年起,外面就有了一点传闻,说是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郑三爷的踪迹,无论是无人恍惚的小地界,还是人来人往的大城市,他都亲自遍寻了一遍,正因为这样,他整个人才会变得那般沉稳,年纪虽然年轻,就当真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分外美好的一个家庭。

这一切并不是依靠其他人的,而是凭借着他自己的本领所为,从一无所有,到小有成就,除了拥有一个贤内助,便是清楚地掌握了经商的各种诀窍,融会贯通了这一切,又加入了自己的一套新理念,使之成为自己能够拥有的新能量,这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他还是做到了,在这一刻,若说他的所为没有意义,当真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于是,所有人发自内心地认可了他的能力,而他们三个兄弟的差距也在渐渐闪现,朝廷上的动荡不安,使得大哥不得已辞去了他的官职,真正远离了危险的漩涡,而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镖局的生意也是时有时无,二哥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渐渐也有了一种难以招架的感觉,唯有三弟的商行,没有因为外界的因素,而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有的只是一切如常。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相信了,开商行是一种最为稳妥的做法,而有了前车之鉴的家族,也在心里给自己划定了一条未来的路,那就是只做绸缎生意的商行,无论未来究竟如何,都不得和朝廷、战争有所牵连,若是有违了这项铁则,所谓的后果,皆由自己一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