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选料有异(1 / 2)

郑皓轩能听得出来赵晗如的语气之中显露出的阵阵落寞,那是遍寻不到韩芷蕙和韩芷柔的踪迹,本能地显露出的一种反应,他握着檀香佛珠的手渐渐牵住她的,仿佛是想要以檀香所包含的一份安宁,净化她心里的不安之境,道:“放心吧,她们都不会有事的。”

她瞧着他握了自己的手,而且还是用握着佛珠的手牵住自己的,也许真是有着檀香的功效在其中,她的不安渐渐消散了些许,道:“看来这串佛珠真是有效的,我的不安也明显少了很多,若是真有机会,你真的会和这家商行合作吗?适才的所言,当真不是敷衍的假话?”

郑皓轩听了这话,难免会有一些小埋怨,他忍不住叹息了一声,道:“我这金口玉言,何时会有假话说出的情形?更何况在生意场里,讲究的便是一个诚信,我若是在此说出了口,却在之后翻脸反悔,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因此,我才不会那么做呢。”

赵晗如知晓他这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欣赏这串佛珠和这位有着如此精湛手艺的人,她看着自己手里的“核舟记”,却是渐渐有了一份疑惑,道:“说起这次的镇馆之宝,皓轩,你一直都瞒着我,不让我轻易知晓,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难不成,竟是我从来都未看见过的刺绣吗?可是,这也不太可能啊,真是好奇怪啊。”

郑皓轩并不急着揭晓答案,他看着赵晗如很是疑惑的模样,只是对她露出了几分难以揣测的笑容,道:“想那么多,做什么?待会儿,你就可以知道了,我敢保证,你看见了这件镇馆之宝后,一定会既觉得惊讶、又满是欣喜,说不定还会埋怨我,为何是这个?”

赵晗如起初倒是并没有设想得那般深远,听到他这么说,心里的疑惑不禁变得更多了,她反复思索着他所说的话语,却是越来越不明白他指的究竟是什么。

答案确实很快会揭晓了,二十家商行的镇馆之宝先后依次展示了出来,只余下南陵城的郑家商行和同是出自江南的若尘商行,首先展示的是若尘商行的镇馆之宝,商行的主人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熟悉,仔细一想,竟是适才举止有礼地道明一切的那位极有涵养的人。

此人姓苏,名少卿,是百年家族苏家的嫡长子,提起苏家,就要说到苏家的具体根基,那当真是让人好不羡慕,或许是出自江南这块富饶之地的缘故,他的祖辈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便是格外顺风顺水,只是几年功夫,便做得有模有样,而且声势也一天比一天浩大,再加上他们与生具有的儒雅风度,苏家很快便成为了江南一带最炙手可热的家族。

很难能可贵的一点是,面对着自己的生意做得如此之大,苏家却忽然停止了前行的道路,转而开始在官场上打起了交道,在学识上也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于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苏家的整个氛围开始变得古色古香起来,凡是经过苏家府邸的人,皆会听到里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起初还有一些人表示出诸多不解,但听到苏家有人考中了举人、状元,继而进了朝廷当了官,他们才知这家是想要成为权势和生意并存的家族了。

苏家到了苏少卿这一辈,已是出了不少在朝当官的人,而他刚开始拥有的教育也是走着这条风光明媚之路,学习老夫子教导的各种学识,他也很是争气地抓住了清朝最后的那根尾巴,考了一个很是耀眼的榜眼,一时之间,他成了苏家最引以为傲的人物。

然而,还未等到上层人士授予苏少卿什么一官半职,清朝便毫无征兆地宣布灭亡,仕途之路是指望不上了,但生意之路却是可以试着走上一番,苏少卿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他对于自己家族的本能了解,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生意理念。

苏少卿没有多想便开始实施,效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好,这或许要归功于苏家多年积攒而起的好名声,但更多的还是归功于此人的敏锐直觉,在苏州这个环境清幽、谁都好生仰慕的地方,做别的生意都比不得做绸缎布匹来得钱快一些。

好口碑是建立在好料子上,苏少卿很是懂得这个道理,便亲自上门拜访了当地做绸缎布匹很是了得的师傅,而他的这段美满姻缘也是在这一次拜访里慢慢邂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