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走水经过(2 / 2)

阿铭说不太清他们要的究竟是什么,但他却说得清他们想要下手的人的确是郑沈氏,道:“少爷应该知道,柴房若是着火了,那么火势必然是不可控制的,因为柴房里有很多的干柴,若是遇到了一星半点的火,都会燃烧得很快。那位小厮呼喊的同时,很多小厮和丫鬟也都吓醒了,他们顾不得再去穿上多余的衣服,就去到处找水、救火。只是,火势并不是几桶水就能够浇灭的,若是往日里的情形,恐怕郑家又要重演多年前的浩劫,好在天助郑家,那一天并没有风,甚至还下起了不小的雨,于是,火势就渐渐小了,损失也就并不怎么严重了。”

郑皓轩听着他的这一番话,情绪稍稍有了好转的迹象,只是拧起的眉头还是没有真正舒展开来,道:“说了那么多,放火的人可有找到?我可不相信,火会无缘无故就出来了。”

阿铭自然也不太相信这种可能,但目前得到的结论却偏偏就是这个,就算怎么去想,也都是匪夷所思,道:“少爷,如果事实的确是这样,你会不会怪我办事不力?等到我第二天醒来之后听到了这个消息,赶忙就急匆匆地回到府邸里,看到的情景虽然不是一片狼藉,但这些小厮、丫鬟脸上的疲惫神色还是能够窥探出一点讯息。”

他十分仔细地回想起自己那日看到的所有画面,对郑皓轩说着自己反复查探过后的具体内容,道:“为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他们放弃了休息,全都投入到了救火的队伍中,谁都不敢怠慢,而我也问过了最后一个离开柴房回去休息的丫鬟,她也十分保证地说着自己放好了干柴,就立刻回去了,绝对没有停留过一时半刻,甚至连一盏灯笼都不曾提过。”

阿铭说起这件事情,说得十分谨慎,而且也是十分有信心这绝不会有错,道:“关于这一点,同室里的许多丫鬟都能证明,她虽然是最后一个离开柴房的,但她回来的具体时辰距离正式休息还有一会儿时间,那时的她们都没有休息,都有看到她空手而归地回来,手里的确不曾提过一盏灯笼或是灯烛。躺在床榻上的她们还没有什么困意,就各自说着自己今日见到的新鲜事,待得大家纷纷有了些许困意,这才开始了真正的歇息。”

郑皓轩相信他的调查并不会有假,可他对于这种无缘无故就生起的大火,难免还是会有很多疑虑,毕竟很多事情都想不通,他有些头疼地闭上了眼睛,思索这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忽然有了一个发现,睁开了眼睛看着阿铭,道:“你说,你是在第二天醒来之后才回到了府邸,先前始终在商行里忙碌,甚至都不曾有半点停歇的意思,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我不在的这几天,商行里来了一笔利益可观的订单吗?这笔订单主要做的是什么,当时的情形又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坐在位子上的老孙显然更有发言权,他站起身来,对郑皓轩行了一礼,道:“这笔订单是在少爷离开之后的当天上午来的,是一个来自东北的客商,和少爷曾有过几次生意上的来往,因此,他的人品是信得过的。此次他需要订的布匹是三万匹,预计的交货时间是半个月,因为数量和时间都不同于以往,故而我特意去请示了夫人。”

老孙的做事谨慎和顾全大局,一直都是郑皓轩十分欣赏的特质,作为在郑家商行做事很多年的老伙计,他的心思绝对要比一般人更加敏锐,也更加知道什么才是对于商行真正有利的,故而听到他这么说了,郑皓轩还是点头认可了他做得很对,道:“娘同意了吗?”

老孙很快就点了点头,回想着当时的情景,一刻都不曾大意过,道:“我让这位客商在商行里稍等片刻,自己则赶快来到了府邸里面见夫人,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夫人。夫人虽然已不执掌商行多久,可对于生意的敏锐度却还是一点都不曾退却,她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只是时间上确实有点赶,毕竟三万匹布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若是商行里的绣娘们和织布机同时运作,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也未必可以赶制出这个数量的布匹,于是,她决定亲自出马,和我一起去会见那位客商,并且进一步地商量这笔订单的具体细节。”

郑皓轩听得他说起的这些事情,脑海里渐渐忆起了郑沈氏第一次带着自己出入生意场的经历,那段过往始终没有让他轻易忘却,他依旧还能记得美丽端庄的郑沈氏在生意场里运筹帷幄的姿态,她要让自己明白,以后的自己应该怎么去做,而那时的他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郑家商行建设得越来越好,要让辛苦了那么久的郑沈氏得到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