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为金牌大厨,见大家都看着自己,他不卑不亢的微微点头,声音缓慢清晰的娓娓道出一个关于鱼糕的故事:
原来鱼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的传说。
鱼糕又名百合糕,俗称荆州花糕,作为荆州的八大名肴其历史源远流长,相传为舜帝妃子女英所创。
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两位妃子南下巡视,路过江陵(今天的荆州)一带时,娥皇由于一路困顿劳累,不小心感染风寒终成恶疾,喉咙肿痛,吃不下也喝不下。
舜帝焦急心疼却没有办法。问她想吃什么,只说是:唯欲吃鱼而厌其刺。
做为亲妹妹的女英听到这话,不免记挂在心。
她四处寻访可以用鲜鱼做出即好吃、又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烹调方法。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当地一位渔民的指导下,融入她自己的厨艺,女英为娥皇制成了第一份鱼糕。
病塌上的娥皇吃了鱼糕,脸色越来越好,身体一天天恢复健康。
舜帝知道了这件事非常高兴,不仅大大赞赏女英的聪慧,还感动于姐妹手足情深。便命人将鱼糕这道菜传向民间,以纪念妃子的兰心慧质。从此,这道菜就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开来。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纪南城南门外有一家百合鲜鱼庄,专门以烹制这道菜闻名,楚庄王有一天带着大臣们郊游游来到里,偶然间品尝了这种美味,非常喜爱。
就命人把这道菜引进楚王宫,做了宫宴的头道菜。
直到清朝,仍出现在宫廷菜中,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
清朝初年,因为郑经盘距台湾不肯归顺朝廷,大清政府就封锁了海运,一时间全岛物资极其缺乏。大量粮食运不进来,将士们只能日日餐餐都以吃鱼充饥。
由于天天吃鱼,加上烹饪无方,时间一久,官兵莫不谈鱼色变,怨声载道。
守将施良部下有一当兵的,祖上原来就是楚国一名宫廷厨师,偷偷将鱼糕的烹制配方抄录下来,正好派上了用场。一时间轰动全岛,百姓争相购买,由此相传数千年才没有断掉。
这道美食又因为日军侵华时,再经过台湾而传到了日本,到现在很多有华人的地方都能找到这道菜的影子。
我今天做的这道鱼糕两吃,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的,取其百合的吉祥意思,加上双色双形双味,意喻两情相悦、百年好合。厨师悠悠说完,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淡然。
好长的故事,好悠久的历史啊,我都不舍得吃了呢。苏暮染双眸晶亮的看着餐盘,只觉得那白嫩的雪片状比雪花更动人;金黄如江面残阳的小块比阳光更温暖了。
来,尝尝味道如何。夜浩远耐心的替她夹起一片雪白细滑的鱼糕轻轻递到唇边。
我自己来。小脸不好意思的看看聂承霖,轻推一下大手。
可他并不为所动,仍然坚持着:你不用理他,就当他是个摆设。
对,你们亲热你们的,我吃我的。聂承霖才不客气,直接拿起筷子边说边接连吃了几口。放下筷子还不忘对厨师大加赞赏一番。
苏暮染含羞带嗔的吃下一口,再不肯让他为自己夹菜,葱白的小手拿起餐巾装作擦拭唇角,挡住他的视线。
见她不想吃了,邪魅的男人也不强求,看看厨师问:还有菜吗?
所有菜都按照菜单上齐了。
没事了,你们休息吧。
厨师没再说什么,转身出了房间。
鹰眸看着聂承霖有一下没一下的吃着菜,猜测他也是食不知味吧?再看看怀里小女人,宠溺的问:吃饱了吗?
嗯。可是还剩这么多她有点心疼这些浪费了的菜。
吃饱了就好。接下来就请我们的客人来品尝品尝吧。涔冷的薄唇里溢出一股令人不寒而栗阴沉。
苏暮染如星光般灿烂的眸子一凛,不无忧虑的看着他。他却兀自静坐不动。
聂承霖好像知道什么,即不说话,也不动筷,只坐在那里看着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