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没有把销售网在省城铺开,但是销售额却很可观。
吴建军喝了口酒说:你不打算多找几个代理商吗?
有这个打算,而且前一段有好几个人到我那里去想要代理我们的产品,光省城就去了6个,最后只留下了这一个。
我找代理商的原则是宁缺毋滥。
吴建军点点头说:好一个宁缺毋滥,质量确实比数量重要。
小凡,我对你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很感兴趣,通过看报纸上刊载的照片,我发现你们工厂的环境是真的不错。能给叔叔讲讲吗?
吴叔,其实这种东西没什么高深的地方,每个企业都有他的企业文化。你们百货大楼做的也很好。
吴建军脸露愁容地说:我们百货大楼就像是一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管理体系和经营体系已经远远落后了。
你看亚细亚,他在省城落脚没多长时间,他们这一季度的营业额已经超过我们了,再这样下去,我们非倒闭不可。
今天请你来,还有个目的就是想让你帮忙出出主意,看我们该怎样进行调整。
马识图插话道:小凡,你有让企业起死回生的经验,我们觉得这件事由你来做再合适不过了,当然,我们不会亏待你,只要你拿出来一套方案,一切都好说。
原来,马识图对自己这么感兴趣的原因在这里,他应该是百货大楼的股东之一。
百货大楼这么大的体量,如果不是遭受到严重的危机,他们是不会找自己说这件事情的。
马叔,你们知道亚细亚他们是怎样做起来的吗?
据说他们请了一位国外的留学生,好像姓郎,但是具体叫什么我忘了。
原来是他,郎之后会是华国最出名的经济学家之一,想要跟他抗衡,还真需要费一番功夫。
那你们为什么不请一些专业人士来给你们出谋划策呢,我毕竟只是野路子。
我们已经请了好几位高材生了,这些人有一个普遍的缺点,那就是只会纸上谈兵,他们读书确实厉害,但从来没实践过,而亚细亚的那位高人就不一样。
好像是在米国什么沃尔玛实习过很长时间,他直接把那套体系搬到了这里,这谁顶得住啊。
事情终于有趣了起来,这是他重生之后遇到的第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吴叔、马叔,这件事情我可以答应你们,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小凡,你直说,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满足你。吴建军一听事情有戏,整个人都振作了起来。
我只有一个要求,从今天起,橘之源要占据饮料区的一半,其他饮料占据一半。
吴建军听了之后皱起了眉头,这件事他完全能操作,但是这样做的风险有些大。
上一个这样做的厂家是可口可乐,他们占据了饮料区的三分之二,其他厂家没话说,毕竟消费者就爱买他们家的饮料。
现在橘之源确实势头正盛,完全可以做到跟可口可乐抗衡。不过他担心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说不定橘之源就像当年的健力宝一样,突然就萎了。
可是,现在最重要的是百货大楼将要面临倒闭的风险,断臂还是直接死去,这个选择一下子就容易了起来。
小凡,我答应你的条件。
吴叔,够爽快,你给我两个星期的时间,我让百货大楼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