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祄平躺在榻上,口中传来虚弱无力的呻吟声:“皇阿玛,儿臣好难受。”
这一生将皇上的心都叫碎了去,他忙上前抹去胤祄额头上的汗,柔声道:“胤祄不怕,胤祄长大了,是男子汉了,区区病痛算不得什么,吃了药很快便会好。皇阿玛陪着你,你别怕。”
胤祄忽得疾病的消息很快传遍成行部队,诸皇子,大臣纷纷赶来探疾。
见着稚子受此磨难,人人面色皆含隐忧,悲怆不已。
见帷幄内围的人多了,恐胤祄呼吸不畅,皇上这才抬首环顾四下,令道:“都退出去候着罢。”
这话未落,目光凝在胤礽面上时,见他满面从容,并无丝毫焦虑忧心之态,心底遽然回想起一幕往事。
昔日,早在康熙二十九年七月乌兰布通之战前夕,皇上御驾亲征,不料途中生病,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
胤礽来迎之时,见着天颜消瘦,竟没有忧戚之意,也没有良言宽慰,反倒自顾躲在一旁饮起酒来。
皇上对他训斥一番,令他先行回北京。
如今胤祄病重,他那满面事不关己的神态复又浮在脸上。加之昨夜胤禔所出首他之事言犹在耳,令皇上再无法压抑满腔怒意,赫然起身指着胤礽的鼻子骂道:“如今躺在榻上的是你十八弟!你为太子,年岁又长,见着幼弟病痛至此竟毫无友爱之意!如此德行,也配为大清储君!?”
皇上当着诸皇子与大臣的面对倏然对胤礽说出这样一番话,令他面上无光。
他不知皇上为何会突然动了这般大的怒,且丝毫情面也不给自己留。
眼见着众人目光都凝在他身上,他自觉羞愧难当,愤然发怒,与皇上顶嘴道:“十八弟不过寻常病痛,能有何大事?且人人入内都哭丧个脸,要十八弟瞧了心情如何能好?”
他这一句,近乎是咆哮着出了口。
见皇上气得周身不住颤抖,以胤禔为首,众人齐齐跪地劝道:“皇上息怒!”
此刻,独皇上同太子两两相立,怒目而视。
皇上抬手指着帷幄外,骂道:“畜生!这般言辞你也能说出口,简直是狗彘不如!早知你皇额娘会生出你这么个忤逆子,朕当初便要你皇额娘引了落胎药将你诛杀腹中!如此,你皇额娘也不会那般早逝!”
皇上言辞激烈,胤礽复了理智这才知怕,正要开口服软,可皇上哪里还容他再开口,只穿着粗气,一遍复一遍的指着帷幔外,高声怒斥:“你给朕滚!滚出去!”
胤礽愣在原地进退两难,还是离他所立位置最近的胤禵拉扯了几下他的裤管,低声劝道:“二哥,此时皇阿玛为着十八弟的身子关心则乱,人正在气头上,你先退下吧,若是再惹了皇阿玛动怒,怕是更要一发不可收拾。”
胤礽这才跌跌撞撞,一步三回头的离了胤祄的帷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