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慈和(三)(2 / 2)

婉媃传 辛夷阑 1023 字 2021-04-09

“贵妃娘娘,可要如何管呐?”嬷嬷喉中发喘,面色沉了又沉,无奈道:“慈和太后崩逝时,皇上不过十岁的年纪,彼时仁孝皇后还未入宫,前朝许多事,都是由着四大辅政大臣操持。至于后宫,那便是落在了太皇太后与仁宪太后身上。且不说这事儿有没有蹊跷,那仁宪太后与太皇太后本就是亲近关系,二人同为蒙古科尔沁部族贵女,贵妃娘娘您且想,当日即便是太皇太后知晓了这事儿与仁宪太后脱不开干系,又如何会大义灭亲定了她的罪?且看仁宪太后命慈和太后近身宫人陪葬一事,原是从前没有过的事儿,外人看,以为是两宫太后姐妹情深,可焉知不是怕身旁亲近之人发现端倪,欲除之而后快?”

容悦眼底的星芒逐渐暗淡,渐渐眉头蹙起凝成一团:“难怪难怪姑母当年死的不明不白,合宫却没有将此事立为案卷调查。也难怪,仁宪太后初见本宫便多有挑剔,如今更是原形毕露,成日里寻着那些下作功夫折磨本宫!”

“贵妃娘娘,老奴是这宫里活明白的人,斗胆劝您一句话。”嬷嬷颤巍起身,深深向容悦一拜:“从前的事儿,是非恩怨为何,如今早已随风去了。如今的慈仁宫,是皇上拟旨重新修葺的,自然有一番新景象。蒙古部族,当为大清最有力的后盾,有着那样的出身,即便您查出些什么事儿来,也再难撼动仁宪太后的地位。老奴从前得过慈和太后的好儿,心中记挂感念多年。这一事憋在心中,原先只想着道出恐招致杀身之祸,未料想如今吐个痛快,心头郁结也疏散许多。”

容悦是未曾与自己姑母谋过面的,可到底有着血脉关系,见着从前侍奉过姑母的宫人如此缅怀姑母,不觉动容:“嬷嬷放心,本宫许了你的事儿,自会成全。往后在这宫中,便好好儿安度晚年吧。”

容悦吩咐雀珍送嬷嬷回了辛者库,私底下又交代内务府总管,挪了嬷嬷去当值轻松的花草处做些轻松活计。

谁曾想人方挪出了辛者库,第二人便有消息传来。

那嬷嬷在花草处庑房安歇的第一晚,人于夜间便去了。

容悦闻言大怒,正进着早膳,生生将手边的盛着鲜磨豆浆的青瓷碗都砸了去:“好好儿的人怎说死便死了?她手段未免也太狠辣了些!”

莲心扬手命一众宫人退下,俯身仔细捡着青瓷碎片,口中劝慰道:“娘娘,不若算了罢。那嬷嬷的话颇有几分道理,二十年前的事儿,咱们即便寻出端倪来,也定不下仁宪太后的罪。”

容悦目光阴狠盯着遍地碎瓷,忽而狞笑一声,鼻尖轻嗤道:“自作孽,天必收之。且瞧着她这风光日子,还能有几日!”